第一章 长岁(1/2)
( ) 阮年那时候还是有爹娘的。
只是待她不好罢了。
自古以来重男轻女。生儿是宝,生女是草。这种观念在大富人家都是如此,那更别提在阮家这种穷苦的人家。
阮年的名字来得非常随意,据说她赶巧是生于年夜。
于是父亲嘀咕说不如就叫阮年吧,也算是讨个吉利了。
当家的取名,母亲也不能有意见,两人确实对于在冬夜出生的这个孩子没有太上心。
后来阮年有了个弟弟。
那时她才三岁,穿着缝补着的破旧袄子。站在门槛上伸长了脖子眨巴着大眼睛看着母亲怀中的小男婴。
母亲笑得很温柔,长满皱纹的眼角都舒展开了。轻柔的用手掌一下一下的拍着他的背部。
父亲也很开心。坐在木桌边上喝着烈酒,粗糙的大手中捏着一根长岁锁。
然后阮年听见父亲说,“就给他取名为俊平罢,这根长命锁我也是连夜请王铁匠打造的,现下里留给他带上为好。”
母亲接过那根长命锁,轻轻挂在阮俊平的脖子上,再是忍不住开口问道,“为何要取为俊平,难道是要他平凡的度过一辈子吗?”
父亲瞪了母亲一样,“你个老婆子,尽是想些不好的词。我自然是要他像个俊杰,再是平平安安的度过。”
阮年就这么站在门口,只是她还太小,听不懂这些话的含义。
只是看到母亲和父亲在笑,阮年也就咧开了嘴跟着他们乐呵呵的傻笑起来。
阮年喜欢书。
每次看到隔壁在念私塾的林哥哥回家,阮年总是要缠着他教自己识字。
林哥哥也就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生得却颇为的白净。
见阮年眉清目秀,性格又比较单纯可爱,也便应了下来,每日在回家后都将教与阮年半个时辰。
阮年确实很聪慧。识字读文一点也就明了。
只是父亲和母亲并不喜欢阮年读太多的书,在他们眼中,女子无才便是德。 念书识字这一回事让阮年受到很多次的责罚。也越发的看阮年不顺眼起来。
“阮年” 阮年坐在简陋的木椅之上,手中拿着一本脱线的书籍,隐约听见窗外有人叫她名字。
轻轻应了一句却又没有回应。
阮年正在奇怪的时候,木窗处发出了轻微的啪嗒声。 一块小石子顺着窗缝滚了进来,阮年放下小书。站起身来推开窗。
现在正是傍晚时刻,夕阳微沉,窗下正站着一个粉雕玉琢的女娃娃,大概*岁的样子,身着粉色的烫金裳,衬着一张小脸更为的白皙透亮。
阮年盯着她,突然就惊叫起来,“你是那日那个受伤的倒霉鬼”
话一出口,阮年就有些讪讪地笑了起来,摸了摸头,意识到自己这番话实在是有不够得体。 好在小女孩并没有在意,粉衣小女孩扬起细细地眉毛,“我叫君雅,杨君雅,才不是你说的那个倒霉鬼”
阮年眼睛倒是转的飞快,嘿嘿地笑了笑,再是开口说道,“你怎会知晓我的名姓”
杨君雅挺起胸膛,小小的脸上尽是傲气,“这个镇上怎么会有我父亲不知晓的人” 阮年听她此言,心里顿时把她的身份猜了个*不离十。也便点点头笑道,“你父亲当真也是个厉害人物”
杨家。 也是这个镇上最大的一户人家。
杨君雅的父亲本是前朝帝王身边最受重用的状元郎。
先帝也有意将十三位公主中的一位下嫁于他。只是后来却因为国乱将此时暂时放下。 只是没想到这一放下,此事却再也不能提及。
先帝竟然在国定后的一个月暴毙。匆匆继位的也是临时立下的太子。
从此也就是当朝天子,改国号为律。
而那杨君雅的父亲也是铮铮铁骨的男儿,对于当朝天子的政法自是有很多的不满。后来干脆向皇帝表达了自己想辞官回乡的志愿。念在先帝的面子,皇帝也没有怎么为难这个状元郎。于是大笔一挥号召了天下,再是赏赐了许多金银财宝。
许他一世无忧。 连带着后代也蓬荜生辉。
这也亏得阮年喜爱看书,这些事情倒也被她了解得一清二楚,只是她有些诧异,这个小孩子居然就是那个状元郎的骨肉。 阮年的年龄虽然不大,但却鬼灵精怪得很。
笑嘻嘻地开口问道,“莫非你是来找我道谢的吗?你倒是有心了”
那日她路过村里的一个大宅院,隐隐约约听见了很微弱的呻吟声。
她却是迟疑不定的,望着落了漆的大宅门,顿了顿脚步,大眼睛里满是挣扎之色。 很小她便懂得,很多事情不能管。
只是不管怎么样,阮年终究还是一个孩子。心地软,也做不成冷眼旁观的路人。
“救救我…”阮年越是靠近宅内的破墙,那声音也就越为的清晰。
只是这声音听起来居然和她差不多大小。
阮念好奇却又有些惊诧,脚步却更为的迅捷了。
墙角下躺着一个小小的身影,身上的衣裳破旧不堪,脸上更是沾满了泥沙,只留下一对乌黑的大眼睛,混着眼白,乍一看是有些吓人的。
阮念也是这样被吓了一跳,有些晃神,“你是谁?” 那小人儿听到了阮年的声音,身体细微地抖了一下。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