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风暴序曲(2/2)
随着12月中旬开始,莫斯科周边地区的气温长期稳定在零下40度~零下50度的档次上后,苏联人觉得反击的时刻终于来了——这种天气,哪怕以苏联人的标准来看也是十足的严寒,不适应苏联气候的德国人哪怕空有更加恐怖强大的战争机器也一定无法匹敌大自然的威力。
12月15日,朱可夫元帅在斯大林的授意下发表了要求莫斯科战区的苏军全面转入反击的命令,但是事实上这只是一道为了挽回一点威势的虚张声势之令,真正反击的军事行动直到12月18日佛晓才展开——大约6个步兵师、3个民兵师组成的攻坚部队,对德国人最接近莫斯科的库宾卡突出部发动了悍不畏死的突击。
苏联人的首批攻坚部队足有十几万人的规模,拥有800余门火炮提供支援与掩护。坦克和装甲部队方面,也集中了莫斯科战区大部分的突击炮和td。
吸取了两个多月前库里克元帅和卢金上将的覆辙,朱可夫认识到机动性和火力灵活性不足的td和突击炮并不是非常适合作为快速突击的装甲力量——库里克元帅和卢金上将指挥维亚济马战役期间,苏联人在那次短暂的叶利尼亚反击战中就足足损失了一两千辆td和突击炮。
当然,这并不是说td和突击炮就真的不能用于突击作战,只是它们在用法上不能和传统步坦协同作战战术相结合——传统的步坦协同战术中,坦克部队位置还是比较靠前的,虽然在搜索前进的过程中,步兵经常会越过坦克线进行战术机动,不过总的来说装甲部队还是要扮演一个装甲对战的肉盾角色的。
但是如果把这个战术改一下,让td或者突击炮远远拖后在步兵进攻阵线后方,扮演一个不需要发现目标、也不会被目标先期发现的黑枪角色,td往往也可以在进攻战中表现良好——发现敌人装甲单位的任务让亡命的步兵部队拿人命去填,吸引对方炮兵火力的任务也让步兵单位去扮演,td只专注于火力输出拔除敌人的装甲目标和火力点。
如果朱可夫也是一个穿越者的话,那么他将会知道他一身的老对手莫德尔曾经在平行历史的1943年7月份于库尔斯克用过——当时莫德尔手中的北线突击群缺乏如同曼施坦因的南线突击群那样多的黑豹和虎式,只能依靠2个“南哥”td营扮演攻坚的尖刀,南哥霸气威武地坚甲重炮面对当时的苏军坦克无坚不摧,以2个td营90辆“南哥”的战力,一天之内摧毁苏军坦克600余辆,自身仅损失三分之一——而且无一是被苏军坦克炮或反坦克炮正面击毁的,所有损毁全部来自地雷、重炮轰顶和近距离的步兵反坦克雷炸履带。可惜那一次攻势,最后因为德军工兵部队的匮乏而失败了——德国人没有苏联人那样浩浩荡荡的人命资源可以填塞到绞肉机的无底洞中。为“南哥”开路索敌、排除雷场、观测敌炮兵阵地的任务一开始被交给了德国人最新发明的排雷机器人(类似于“歌莉娅”自爆坦克炸弹的一种履带机器人,使用类似于米军血馒头扫雷链式的扫雷滚筒装备自动扫雷,遥控控制),可惜这些精密昂贵的东西很快在苏联人的隐蔽炮兵对耗中消耗殆尽;随后这一任务就落到了血肉之躯的德军工兵部队手中,等到工兵都在消耗中死伤殆尽时,“南哥”就如同一头头失去了扮演开路索敌角色的“导蜜鸟”的熊瞎子,空有巨力却不知道蜂巢在哪里。
朱可夫不知道历史,但是这不妨碍他作为一名苏军中有数的优秀将领摸索新战术的勇气和意识。也许算是英雄所见略同吧,朱可夫经过对库里克元帅和卢金上将的失败进行正反总结后,居然也悟出了一道在坦克部队绝对劣势情况下打一场装甲反击的正确战术配置——而且他比德国人有优势的是,他麾下源源不断地虫群大军比起暴兵缓慢的德国人,在用工兵、步兵为td探路排雷当肉盾方面,差距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12月15日,朱可夫发出总反攻令的时候,新一轮的暴风雪才刚刚开始,德国人的侦察机因为天候的问题自然没有办法继续侦察苏军的动向,朱可夫就是让部队在这种暴风雪天气下进行了机动和集结,把源源不断地人马部署到了进攻方向上。哪怕是以俄国人的耐寒能力,在这样大规模的野战行军下,仍然不免冻死了数千名士兵,不过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在制空权出于德军手中时,只有暴风雪才是抵消空优一方优势,让大家回归到同一起跑线上的良方。
就让怯懦的德国人在双方都无法依仗空军的情况下,堂堂正正来一场正面决战吧!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