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科考(下)(1/2)
参加科举的举人秀士们皆着了书生服,素色的长袍与圆圆的髻子汇成壮观的场面。唯独萧颐飞,金冠闪耀在清晨的朝阳中,牡丹袍翩跹而过,说不尽的风流招展,竟在人群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一条路。
颐飞笑吟吟地穿过人群,向门口的监官递了自己的牌子,那人看了颐飞的牌子,想是见多了大人物,并不显惊讶,先是将颐飞带至一间房内,将上下衣服脱了只剩内衫,细细地检查一番。又检验了所带笔墨,扣下了颐飞心爱的百花酥与铁观音茶叶,才算检查完毕。这才淡淡地指派了一名小吏,把颐飞引到众多小隔间的一间,小吏指了指屋内桌上的一张明黄色的纸,一言不发地出去了。
又过了两刻钟,颐飞刚刚摆放好笔,磨好墨,便听见院门被吱呀呀地关上,院中多出了许多文官。小隔间三面全封闭,向着院子的一面则是完全敞开,院子又是圆形,这样一来,站在院中的众多文官无论站在那里,总能看到所有隔间中的状况,有效地避免了作弊行为的发生。
监官又大声宣布了考试的时间与规则,这才请出另一文官。
“圣旨到!”
众人跪地。
“圣上口谕,本次科考一诗一文,诗者,以夜景为题;文者,当云治国之策!”
众人叩首,起。
虽都是不动声色地起身,但个个心中都犯了愁——本次科考的题目似乎难了些:诗写得是夜景,太常见,便十分难写;文写的是治国之策,太宽泛,也太敏感。
颐飞起了身,端坐在桌案前,细细想了一想,便系发挽袖,悠哉悠哉的拿起笔,一手行书行云流水,洋洋洒洒,正是那篇流传千古的《春江花月夜》。
这时,场中的其他考生还在苦思冥想着,而已经开始奋笔疾书、面带微笑的颐飞便显得格外瞩目,一大半的监管官员都有意无意地注意着她,暗暗称奇。
默完了诗,颐飞拿起纸又看了一遍,才微笑着对自己屋前的官员轻轻地道:“大人,小可的诗可以交卷了。”
那考官几乎要跳起来——若非科考题目是考前由圣上亲自派钦差传出宫的,他就不免怀疑这少年有作弊的可能了。
接下来,便是文了。
颐飞想了想,嘴角勾出无奈而有些侥幸的笑意,素手提笔,在宣纸上写起来。
“国之盛,在民富。所谓君为舟子而万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者,当以民为本,非谓君轻,是言君之至尊,当体恤万民;万民来朝,四方来贺,方为天下至尊之君也。
”国之盛,在兵强。今大华,北有戎方,善骑射,好外侵;西有宛陀,地方广阔,人民众多;南有幽云,生乎雨林之中,善攀岩爬树,秘制剧毒,诡异十分;更有东瀛隔海,其人心肠狠毒,或有觊觎。四方之势不平,大华身居其中,唯兵强可保国安泰,唯兵强可保万世太平。
“国之盛,在士人。朝中有奇士,市中有奇士,山野有奇士,国境之外有奇士。奇士者,或运筹帷幄而决胜千里,或工机巧而致国富,或广施教化集结人心……一可敌百、千、万人众,奇能不可限量。倘君上重能好才,礼贤下士,则四方奇士皆来,大华之兴,可计日而待矣!
”国之盛,在……
“……如是,国之盛当如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如是,国之盛当如红日高升,熠熠然谁可当之?!”
颐飞在这边写得不亦乐乎,胸有成竹地挥毫泼墨,满满地写了千言,先前借用了《春江花月夜》,虽说十分便宜,但终究心里有些不大舒爽,现在融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风雨的治国之论从自己笔下倾出,虽有引用古人之语,但还是原创而成,语句虽不甚工,但胜在言辞犀利,见解独到通透而且十分全面,比起那些成日里舞词弄曲的“才子”,不知好了几倍!
颐飞欣欣然放了笔,又从头看了一遍,确信就是再给自己一天,目前也只能写到这地步,便笑着对自己屋前已经濒临石化的考官道:“大人,学生已经写完了,可以走了吧?”
看见那人僵硬地点点头,颐飞欢快地收拾了笔墨,向院外走去。
而其他的人,才写了诗的题目,快一点的写了几句,慢一点的,还只是空白着纸,抱头苦思。看见颐飞已经交了卷向外走,不免都看过去。
这时还是清晨,那锦衣华服的少年衣上的牡丹在晨光中红的潋滟,金线闪出璀璨的光华,反射进少年黑而亮的眸中,融了她本身的眸光,显得那般神采飞扬。衣袂翩跹,翻起的袍脚更添几缕风姿,让人想起遗世独立于九天之上清唳的鹤,想起清晨充满活力的金色的朝阳,想起一丛牡丹即将绽放的喷薄欲出的姿态。
人们痴了,呆了,迷迷蒙蒙地看那少年远去,脑袋里空空的只剩那笔直潇洒的背影,这时,颐飞忽然回身,眉眼弯弯地笑得欢快,红唇笑意满满地张开,说了句令人瞬间清醒却又瞬间绝倒的话。
她说:“哎呀呀!本公子果然天才呀!”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