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第三十四章.愿诉衷情((2)(1/2)
杜城的脚停下来了就再也迈不动。
他静静地站在雪地上,感受着身后的人传来的体温与颤抖,有很多说不清也道不明的情绪缓缓攀上心间,如同清晨的薄雾,迷茫了他的视线。
一个人在这山上生活了三百年,与苍穹白雪为伴,长久以来都忍不住要回头看看,却总看见雪地上形单影只的脚印。
于是终于有一天,他不得不承认,阿渊已经离开他了,永远,永远也回不来了。
他埋葬过去,他饮酒作乐,他颓废了这样漫长的时光,可现在呢……这颗心隐隐有了回春的迹象,在那些坚硬的冰雪之后,有一丝裂痕在缓缓扩大,几乎令他听到什么东西融化的声音。
那只是个小姑娘,于这广阔的天地而言,犹如沧海一粟,渺小脆弱,天真无忧。
可在这样柔弱的人身上,有对未来毫不畏惧的勇气,也有对他全心全意的依赖和信任。
她叫他“师父”,那种脆生生尚且带着一丝孩童稚气的声音像是这冰雪覆盖的山峰之上前所未有的神迹,刹那间,枯木逢春,万物复苏。
他不知自己是从何时开始,每当听到这样一句“师父”,心里就被一种愉悦的洪流填满,那种愉悦对孤寂的他来说,曾经是镜中月、水中花。
可现在不消回头,他也知道,那莹白的雪地上早已不是他一人的脚印。不论去哪里,都有一个人始终牢牢地跟在他身后。
在这样漫长的寂静时光里,两个人的身影紧紧连在一起,皎洁月光下,积雪莹莹,无声地见证着此时此刻。
见他久久不说话,钟玉的眼泪一下子掉了下来,她把头埋在他的背上,哽咽地叫着师父,却不知该说些什么。
杜城的喉头一紧,终于艰难地转过身来,犹豫着将她揽入怀中,抬手轻抚她的发丝。
她还小,这样年轻的孩子,懂的也很少……他于她而言,不过是个亦兄亦父的长辈,如此罢了……
如此罢了。
他若有似无地叹息着,帮她擦干了眼泪,“好了,很晚了,去休息吧。”
钟玉抬起头,泪眼婆娑地望着他,“那,师父你不生气了?”
泛着泪光的眼里充满小心翼翼的希冀,好似只要他的答案令她失望,她就会大哭一场。
杜城低低地笑了两声,终是摇了摇头,抬手欲揉她的发,却又在半空止住,不着痕迹地收了回来。
*****
阳春三月,碧塘似染,长堤如绣。
金陵城内,身着一袭鹅黄色罗裙的姑娘捧着油纸包,从烤鸭店里走出,一路东瞧瞧西看看,怎么也看不够这热闹的街巷。
正值江南最美时节,柳絮纷飞,落在她发间、衣上,可看热闹的人却浑然不觉,只是笑吟吟地欣赏眼前的一切。
她有一张小巧白皙的面庞,眸如星子熠熠,唇似杏花艳艳全文阅读。江南水乡的飘飞柳絮为她平添一分柔美,可饶是水墨多情,也描绘不出那眉宇间的一点灵动活泼,朝气蓬勃。
不远处有几个走江湖卖艺的人在耍大刀,看客们围了个水泄不通,热闹非凡,她也上前凑热闹。
尚在人群外围,眼尖的她发现前方有个贼眉鼠眼的家伙正在偷一位公子哥的荷包,当即上前抓住那人的手腕,“喂,你在干嘛?”
被逮住偷钱,小偷紧张地缩回手来,回过头一看,却见眼前不过是个年轻貌美的姑娘,立马露出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小姑娘别多管闲事,打哪儿来回哪儿去!”
那姑娘眉头一挑,“我说,偷人东西还这么理直气壮的,这脸皮可真不是一般的厚啊。”
她的声音清澈悦耳,如同莺啼,引来不少人瞩目,连同那公子哥在内,也都回过头来诧异地看着这一幕。
江南女子多温婉柔情,哪里见得到这般胆大的姑娘?
况且那小偷是个三十来岁的汉子,身强力壮,面带煞气,行人们就算见到他偷东西都不敢惹,这样一个弱女子却有胆量站出来。
见众人都看着自己,那汉子恼羞成怒,扬起巴掌要朝她扇来,嘴里恶狠狠地骂了句:“要你这女人多管闲事!”
啊,这么个壮汉,一掌下去可不把那如花似玉的脸蛋给打坏了?众人心里皆是一片叹息。
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那汉子一掌落到空中,还没打下去,就忽地转了个方向,朝着自己狠狠打下。
只听“啪”的一声,他的脸上立马起了个五指印,红肿不堪,足以见得力道之大。
黄衣姑娘笑吟吟地捂嘴道:“呀,虽说偷东西是不对,你也用不着这样惩罚自己呀,瞧你的脸,活像个大猪头!”
那汉子一惊,不明白自己的手为何忽然间就失去了控制,不信邪地再一次扬起来,然而这一个更重的巴掌仍是落在自己的脸上,将另一边脸也打成了猪肝色。
又惊又疑的他来不及多想这邪门事,只得骂骂咧咧地扭头就走,那姑娘银铃般的笑声从后面传来,“喂,下次可别再偷东西啦,不然你那脸估计会肿得你娘都不认识你了。”
失主是个衣着不凡的年轻公子哥,见这姑娘活泼可爱,当即作揖笑道:“多谢姑娘相助,在下乃金陵风尘,不知姑娘如何称呼?”
风尘?真是个……诡异的名字。也不知是哪家娘亲竟然给自家儿子起了这种名字……
黄衣女子飞快地看他几眼,油头粉面,笑容轻佻,一看就不是什么好货色。她礼貌地笑了笑,“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而已,公子客气了。”
说罢,转身就走。
“哎,姑娘!姑娘请留步啊!”那公子不甘心地追上来,她只是勾起嘴角快走几步,转进一个巷子里,待那公子也转进来时,却忽地看不见她的踪影了。
咦,真是奇怪啊,没道理会走得这么快呀……公子站在原地叹息不已。
而秦淮河边,潇洒地散了脚下的祥云,黄衣姑娘笑眯眯地捧着油纸包跳了下来,四处瞧了瞧,看着没人以后才一跃至河中的画船上,轻车熟路地走进船阁里,将手中的油纸包朝着懒洋洋地椅在窗边闭眼小憩的男子掷去,“喏,御香斋的烤鸭!”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