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1/2)
第58章
徐曼青言语间眉目低垂,让人看不清她此刻脸上的表情,可从那声调上听来,确是饱含了委屈和伤悲的。
徐奋想起自家姐姐为了生计不仅和项寡妇许下了这辈子绝不改嫁的承诺,还为了筹措他的学费出门接活做喜娘,这一路走过来吃了多少苦也从来没有抱怨过,回到家里总是春风化雨笑面迎人的。如今看来,自家姐姐这一路走来,并没有想象中的容易。
徐奋越想越为徐曼青感到委屈,转身抱着徐曼青哭得更惨烈了一些,边哭还边哽咽地劝慰着“姐姐别哭”、“待以后奋儿有出息了定会好好孝敬姐姐”一类的话。
徐曼青被这个贴心小棉裤一般的弟弟弄得是哭笑不得,她之所以这般低眉顺目是因为吴岳泽此刻衣裳不整不能直视,而说话的语调虽说是有点悲切的意味在,可那不也是没办法的事么?倒不是说她故意装出这种样子来,只是吴家遭逢大变,她总不能用欢天喜地的语气来劝说吴岳泽吧?
无论如何,徐奋这一会错意,着实生生地给徐曼青添加了一种“我命由天不由人”的无奈感,而这吴岳泽也是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中的一份子,人活于世,又怎么可能不受丝毫掣肘呢?
那小捕快也被眼前这个姐弟情深的场面感动得抬手直抹眼泪,而后还泪眼惺忪地看了一眼像木桩一样愣在那儿的吴岳泽,半晌之后才偷偷地唤了一声“头儿”,吴岳泽的魂儿这才算是被召了回来。
只见他脸色青红皂白地变换了几番,但还是看不出太多端倪来,不知他现今到底有何想法。
小捕快如临大敌一般地拦在大门口,露出一副“你若要出去就得先踏过我的尸体”的壮士样来。谁知吴岳泽只是抬起手狠狠地抹了一把脸,然后便沉默着掉头回了自己的房间,之后再也没出来过。
小捕快见自家头儿终于不闹了,双膝一软差点没给徐曼青跪了。
见吴岳泽回了房去,小捕快也赶紧跟了进去,谁知道他的头儿被徐曼青这般一刺激会不会想不开啥的……
徐曼青陪着徐奋在大厅那又枯等了快一个时辰,摸了摸徐奋的衣服也干得差不多了,就赶紧让徐奋把衣服换好了。
差遣徐奋进了内室去跟小捕快打了声招呼说是他们要走了,小捕快这才出了门来将姐弟俩送了出去。
“吴捕头情况如何?”
出了吴家大门,徐曼青这才敢悄悄地问上一句。
小捕快摇头道:“我也不清楚,头儿把房门给栓上了,我只能守在外面,不过应该没啥大事。”
徐曼青这才放心道:“没事就好。”
小捕快又对着姐弟俩千恩万谢了一番,徐曼青直说不客气,还交待了若有能帮上忙的地方还让他在中间多多传话才是。
徐曼青牵着徐奋的手一路往家里走,也不知这小家伙是不是方才受了刺激,一路上竟也闷闷地不吭气,脸上还露出一副小大人般的若有所思的样子来。
徐曼青不禁觉着好笑,忍不住伸手掐了掐徐奋的脸蛋——这些日子吃好喝好的,徐奋也被养得白胖了不少,个头也比之前窜高了些,不再像个营养不良的干瘪小萝卜头了。
“小孩子家家,学什么大人伤春悲秋的?你现下只管好好进学就对得起咱徐家的列祖列宗了,姐姐的事还犯不着你来操心。”
徐奋抬头看着越发漂亮的自家姐姐,担忧着若是项家哥哥回不来了,难道姐姐的这辈子就要这样搭进去了么?
徐曼青见徐奋还是不笑,忍不住叹了口气,伸手揉了揉徐奋的脑袋,问道:“今天去看的几家书院,有没有特别喜欢的?”
其实同一档次的书院布置得都差不多,都是些青松翠竹浮雕题字的,光这么看还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姐姐觉着哪家好?”
徐曼青笑道:“我看那东林书院就不错。”
徐奋对此也没太多要求,前不久他还以为自己要像爹爹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在地里刨食刨一辈子呢,现下峰回路转的竟然还能上私塾了,这全都托了精明能干的姐姐的福。既然徐曼青说了东林书院不错,那定是有不错的理由的,徐奋道:“那我便去东林书院吧!”
徐曼青又摸了摸徐奋的头,对于弟弟无条件的信任,眼底尽是欣慰的笑意。
将书院的事情定了下来,徐曼青找了个空闲时间到珍颜阁留了个口信儿,拜托尉迟恭为徐奋做引荐。尉迟恭的办事效率也不是一般的快,没过两天就把徐奋拜师的事情给打点好了,末了还挑了一套不错的文房四宝让店家给送到项家来,说是姓项的媳妇给定的,银钱已经付过了。
项寡妇一听,还以为是徐曼青给徐奋买的,便不知所以地收下了。
这尉迟恭做事滴水不漏的,等徐曼青发觉家里多了一套上好的文房四宝的时候,已经找不着理由再给退回去了,无奈之下只得顺水推舟地把这套东西给了徐奋。徐奋哪里见过这么高档的货色,顿时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徐奋拜师那日,徐曼青和项寡妇陪着徐奋一起到了东林书院,只是这书院向来不让女子进入,婆媳俩把孩子送到书院门外后,便只得眼巴巴地看着徐奋被书童领着,一步三回头地往里进了。
这东林书院是寄宿制的,跟官员休沐一样,十天才能回家一次。
徐曼青是第一次跟徐奋分离这么久,看着徐奋小小的背影消失在走廊拐角处,就忍不住红了眼眶,谁知转回身来,自家婆婆已经泪流满面了。
“娘,奋儿读书那是好事,咱应该高兴才是,都别哭了,啊!”
自做喜娘以来,徐曼青很多时间都是早出晚归的,平日里都是项寡妇在看着徐奋,再加上项寡妇上了年纪之后特别喜欢孩子,如今徐奋一走,最难过的莫过于她了。
“想当年若不是体恤我持家辛苦,望山也不至于死活不肯去书院进学。若他去了书院,能考得个小小的功名,那次征兵也不至于会……”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