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生擒蟒白(1/2)
正当蟒白在高坡上想着心事的时候,叶宪涛带着手下的三百骑兵已经将那些缅甸溃兵全部击败,除了死在他们刀下的全部都四散而逃了。
将那些缅军全部击溃后,叶宪涛也制止了手下的追击,因为他还没有忘了正事,当叶宪涛重新集结队伍来到高坡下的时候,面对已经严阵以待的一千多人结成的防御阵地,叶宪涛的心情反而比刚才更重了。
因为通过观察后,他发现虽然对面的人数比刚才要少的多,但却比刚才那群士兵要精锐的多,从他们的结阵方式以及进退之间都可以看得出来。
这也是叶宪涛没有像刚才一样直接下达进攻的命令,望着高坡上这对精锐士兵,叶宪涛的心里正在进行着天人交战,攻还是不攻,攻的话凭借着身后的这三百久经沙场的精兵,攻下高坡擒拿助蟒白,到时候就是大功一件,但同时,这样一来己方的损失一定很大,不攻的话,想到自己这次是偷偷追出来的,如果没有擒拿助蟒白的话,到时候回去以后,太子殿下虽说不会杀了自己,但一顿军棍是绝对少不了的。
就在叶宪涛进退两难的时候,突然他身边的一个亲兵突然纵马来到他的身边对着他的耳边说了一些什么,听到耳边那个亲兵说的话后,叶宪涛突然咧嘴一笑,然后大声说道“兄弟们,蟒白就在高坡上面,建功立业,升官发财的机会就在眼前,所有是爷们的跟我冲呀。”喊完后就一踢马腹,一马当先的冲了出去,后面的士兵也跟在他的身后往高坡上面冲去,虽然是一起往上冲去,但并不是毫无章法的冲去,而是以一个三角形的队形往前冲去,而一马当先的叶宪涛正是这个三角形的前角。
一马当先的叶宪涛冲到防守的缅军还有八十步的时候,就听到高坡上面有人喊道“拉弓”,随即防守的缅军里面一百多张的强弓就被缅军给拉了开来,如果叶宪涛只要在往前冲上十丈的距离,就要进入到缅军的弓箭射程之内了。
在冷兵器时代,部队的弓箭虽然分为许多种,但大致上还是分为两种,马弓跟步弓,一边马弓的射程距离是五十步,而步弓因为要求低,因此射程能达到七十步,超过了这个距离,射出的箭就没有什么杀伤力了,这就是古语说的,强弩之末,势不能穿缟素。
但出乎所有人意外的是,叶宪涛带着身后的骑兵既没有用弓弩攻击缅军,也没有继续往缅军方向冲锋,而是将马头以转向,飞快的往左边冲去,就像眼前有一堵无形的墙壁似的,所有明军的骑兵都在这个距离调转了马头往左边冲去。
而已经拉开弓弦准备射箭的缅军望见这样的情况,只能无奈的松开了弓弦。而已经调转马头的叶宪涛在转了一大圈后,又回到了刚才的地方。
这叫试探,最早的时候是游牧民族对付中原军队的阵法的时候常用的招数,后来随着跟游牧民族之间的战争发展,中原的骑兵队伍也慢慢的学会了这一招,现在的明军军队里面主管训练的一个教头,就是原本宣大的一名校尉。
经过了短暂的休息后,马匹的体力稍有恢复后,叶宪涛带着三百骑兵有冲向了缅军,跟上次一样,又是半路而返,如果情况第三次,第四次,当第四次叶宪涛带着人向缅军冲去的时候,虽然缅军又将弓箭给拿了起来,但这次并没有人在拉开弓弦。
一边军队用的弓箭都是一石弓,也就是拉开弓弦所需要用的力气需要六十斤,因此一个正常的人,一天最多能够拉开七八次弓弦,如果超过了这个次数,对人体的伤害是非常大的。
但是好像对缅军的动向非常熟悉,这次缅军没有拉开弓弦,但叶宪涛这次却没有像前几次那样,半路折返,而是在冲到距离缅军七十步的时候,反而加快速度的往缅军的方向冲去,望着眼前的变故,缅军的那些弓箭手并没有反应过来,当听到军官的催促再要去张弓搭箭拉开弓弦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明军的箭雨早就来到了他们的头顶,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人去想在拉弓了,都在想法设法的躲避箭雨。
趁着这个功夫,叶宪涛早就带着明军趁着马速来到了缅军的前面,到底是缅军的精锐,跟前面的缅军溃兵并不一样,虽然刚开始的时候因为躲避箭雨而导致队形有些混乱,但当看到明军出现到面前的时候,这些缅军并没有逃跑,反而是自发的组织起了队形从而抵抗明军。
虽然刚开始的时候因为明军马匹的冲击速度,许多拦在明军马前的一些缅军都被明军的马匹给撞飞很远,或者死在明军的马刀之下,但正是这些人的牺牲,拦住了明军的冲锋速度,而骑兵的杀伤力一大半的威力全部都在冲锋的速度上面,当骑兵失去了速度这个优势的时候,甚至还比不上步兵。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