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处境(1/2)
( ) 夏侯宣走出寝殿,候寝殿门口两个心腹侍女便迎了上来,跟着他穿过侧廊,一起来到了凤宜宫正殿。
殿门外院子里,二十名宫人静静地站成两排。当夏侯宣一只脚跨出门槛,宫人们便整齐划一地跪了下去;待他整个人出了门来,宫人们又“唰啦”一下站得笔直。夏侯宣不发一言,径自朝前走出院子,宫人们步履统一地跟了上来,自觉分成两队,一队前开道,一队后护从,将长公主殿下和两位大宫女簇拥中央。
此时天方微亮,启明星还隐隐约约地嵌天边。御花园里晨雾未散,四下里静悄悄。夏侯宣所这支队伍也是静悄悄,没有人说多余话,也没有人做多余事,就像是一支训练有素行军小队。
——整个皇宫里人都知道,身为凤宜宫之主长公主殿下喜欢把宫人们当成兵士来操练,为此,皇帝陛下曾戏称他掌上明珠为“巾帼将军”,还赐了一把前朝元帅佩剑给公主赏玩。
夏侯宣当然是故意这样做,他从不吝于外人面前展现他“英气”,让所有人都知道,他爱好是习武耍枪打马球,对刺绣女红半点兴趣也没有!
堂堂长公主殿下,本来就有这个任性资本,与其勉强自己假扮娘娘腔,还不如显得豪放一点,万一什么时候露出点破绽也好自圆其说——夏侯宣很好地把握住了一个度,只会让大家觉得他英姿飒爽,而不会把他往男人方面去想,除非有确切证据打破大家心理暗示,否则他越是洒脱,才越能藏住他秘密——若是整日里藏着掖着,显出一副心虚气短模样,那才真要惹人疑窦呢。
不过,夏侯宣敢于这样做,既因为他容貌极为出众,有着男女皆适美感,也因为大魏朝风气开放,史上曾出过各式各样性格鲜明公主,他所作所为根本算不得什么大不了事。
说起夏侯宣这场穿越,虽然确实给他带来了不小麻烦,但他运气也不算一糟到底——让他舒心一点,就是这大魏朝女性地位并不低下,与他记忆中北宋时期有点相似,虽然朝野之中已经有了一点点理学兴起苗头,但大部分男人还是对他们母亲和妻女抱着尊重和喜爱态度——这样外部环境让夏侯宣这个长公主殿下大有可为之处,是以他心态还是积极向上,并没有因为困于后宫整整十年经历而沮丧蹉跎。
从火海逃生那一日起,夏侯宣便打起了全副精神、使出了压箱底本事来扮演这个特殊公主。随着时间推移,他后宫之中越发混得游刃有余,探听消息、收集情报,学习知识、锻炼身体,培养心腹、积蓄力量,寻找靠山、结交盟友……生活如此充实,仿佛只是一晃眼,便是十年过去了。
“我儿长大了,是时候招个乘龙婿了。”前些时日,夏侯宣这一世父亲,大魏皇帝夏侯璠如是说。
公主终将出嫁,这是躲不开宿命,夏侯宣对此心知肚明,所以他很早就开始积极准备应对方案了,事到临头也没什么抵触情绪。他乎,是这整件事能不能按照他规划去走——即使大魏朝风气比较开放,夏侯宣这个做公主甚至还能穿着男装京城里逛,但婚姻大事终归脱不开“父母之命”枷锁——摆平他父亲母亲,亲自决定驸马人选,从而掌控他未来几十年生活走向,这就是夏侯宣近些年来花费心力多、也是为重要目标了。
那么,夏侯宣这辈子父母究竟是什么样人呢?说起来话挺长,毕竟那两位都不是普通人。也是经过多年信息收集和细心观察,再加上严密分析和推断,夏侯宣才终于对他们两位思维模式有了较为精准把握能力,能够一定程度上引导他们想法了。
先来说说夏侯宣父皇,魏帝夏侯璠:作为一个皇帝,他其实并不怎么称职,因为他是赶鸭子上架情况下仓促地登上了皇位,既没有受过“上岗培训”,也没有得到“后期指导”,处理政务方面能力严重不足,所以他心里一直藏着深深自卑,即使做了二十多年皇帝,也仍旧没有安全感,很容易被戳中痛脚,让大臣们都觉得他是个暴躁易怒、不好相与主君。
夏侯璠之所以会如此,皆是因为他之前,当皇帝是他堂兄夏侯玗——身为夏侯璠皇帝伯父魏孝宗独子,夏侯玗本该是真正人生赢家才对,孰料他竟登基不到三年时候忽然驾崩,没留下一儿半女,就硬生生地把人生赢家这个称号让给了堂弟夏侯璠——就这样,夏侯璠从一个不受重视郡王,一跃成为了九五之尊。
刚开始当皇帝时候,夏侯璠自然是很兴奋很激动:天上掉馅饼好事谁都喜欢,何况掉他头上这块馅饼还是如此大而美味。
然而夏侯璠很就发现事情根本没那么简单,当了皇帝也不代表所有大臣都乐意听他,甚至就连皇宫里一些倚老卖老宫人都暗暗嫌弃他“京外人”土鳖口音和低档生活品味——这让夏侯璠羞愤至极!
承平元年,初登基夏侯璠直接把宫里面老人们杀掉了一大半,用为简单而粗暴手段来维护他身为皇帝自尊心。这样做固然爽,但紧接着,大臣们就给他们皇贴上了一个“不仁”标签,讽谏折子如暴雪一般汹汹而来。
夏侯璠被御使们闹得很烦,突发奇想之下,他忽然想要将他亲生父亲追封为帝、亲生母亲追封为后,以此来转移臣子们注意力——这显然是个非常糟糕主意,非但没能让他摆脱讽谏折子“骚扰”,还彻底惹恼了孝宗朝遗留下来老臣重臣们——因为夏侯璠本是以他伯父魏孝宗过继子身份继承了皇位,哪有回过头去追封他亲生父母道理,这把孝宗皇帝和皇后至于何处?
于是朝臣们和夏侯璠开始了激烈而持久对抗,一直延绵了数年之久,不但导致许多大臣被问罪下狱,就连夏侯璠皇位也士林学子声讨中摇摇欲坠、险些不保。
直至承平六年,夏侯宣和他孪生哥哥夏侯卓一同冠着“龙凤呈祥”名头降世,夏侯璠和朝臣们才各自退了半步,朝野上下对皇帝反对之声便也逐渐消停下来——这当然不是夏侯宣他们兄弟俩功劳,总来说,夏侯璠能坐稳皇位,归根究底还是依靠了一部分坚定支持他大臣和投机分子帮忙,龙凤胎吉兆只是可有可无后一击而已——用上苍指示来做结论,这是统治阶级百玩不厌手段,即使没有龙凤胎,也会有龟背铜人、白鹿麒麟之类吉兆应景而出。
不过无论如何,夏侯宣他们兄弟俩都算是生了好时候,这也让夏侯宣“抱大腿”时候方便了许多。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