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27第五卷 两件物事(1/2)
第一百二十六回认错
毗卢遮那师傅淡然扫了杨笑澜一眼,道:“笑澜一路风尘,想是日夜兼程赶路,辛苦了全文阅读。可曾用饭?”
“师傅……”杨笑澜愧疚难当。救世,是毗卢遮那师傅毕生所愿,是她在大隋存在的目的,而今这个愿望与杨素的期盼却因为她的不忍而就此夭折。未见到师傅时,因惦念着独孤皇后而压抑了内疚之心,见着了师傅才真切感受到这份来自于良心的煎熬。“师傅……面具,四大器物之一的黄金面具,弟子见到了。”垂下头后复又抬起头,该是她承担的她逃不了“只是……因为关系到别人的命运和性命,故而弟子并没有将面具带出。请师傅责罚。”
毗卢遮那师傅放下手中的经卷,像是没有听见面具得而复失的消息,只是问:“笑澜可还记得入蜀前袁师侄算的一卦?”
“好像说弟子会面临一个选择。”
“是,老衲当日就曾告诉笑澜,得失随缘。笑澜做出的每一个决定,必然有合理的理由,为师信你。”
毗卢遮那师傅越是说得平淡,杨笑澜就越觉得难过,“可是,师傅。如果没有那面具,我们的救世使命,还有前往异世的世云师姐该如何是好?”
“笑澜在做出选择之前,必定会想到这一点,笑澜的答案是?”毗卢遮那师傅似往常教导杨笑澜一般,用各种问题去启发她的思考,每一个她问出的问题,最后得出结论的也必是她自己。
“走一步算一步,顺其自然,也许会有其他解决之道。就算找齐四大器物,回了原先的年代与世云师姐回合,我们也不知能做出些什么事情来救这世道。怎么救,如何救,都是问题。师傅想用无上的佛法教化世人,一个两个固然可以,可是要影响许多人,很难。除非毁天灭地,否则唯有历经几代人的努力,才会见到成果。重建素来难于破坏,况且,单靠佛法,正法想要去教化世人,弟子不以为是可行的。”既然师傅问了,杨笑澜也坦率将心中所想道出,师傅没有经历过她的年代,即便他是有道高僧有着无比的智慧,就算他是佛祖转世,怕是也拿现代人无法。而且,任何一种思想要得到官方的认可和大力弘扬才能够推行,莫说那个年代的政府推行自己的思想之余还试图同化其他的思想,就算政府支持提倡,难保这宣扬的法还会是毗卢遮那师傅所要弘扬的正道。
杨笑澜的意思十分明显,她愿意去做救世的事情,但对此并不报以希望,毗卢遮那师傅并不着恼,反而为笑澜能够在深入思考之后忠于行事而感到安慰。“佛法历经了多少春秋才能有如今的局面,如今的昌盛得益于陛下的推行,想周武帝时期,多少佛像被毁,佛寺被烧,多少僧尼因此送命。佛法是法,也是与统治者、异见者的角力。笑澜此去西蜀的日子,与袁师侄和处道研究新译的经文,倒是推敲出不少东西来。佛法似与上古的诸神相关。”
上古的诸神?上古?杨笑澜一挑眉,道:“该不会又是那黄帝、炎帝和蚩尤吧!”
他也是才得知的消息,笑澜就已一语中的,这是悟性还是她与这使命这宿命纠葛地如此之深?多少年了,毗卢遮那师傅还是首次露出一丝讶异,重新细看起他这个年轻的关门弟子来。初见时的张扬稚嫩藏在流落异乡的惶恐中,尽管那时她努力谦卑却是掩不住的刻意全文阅读。起初收她为徒,只因她是局中人。他见多了世事,自己更是在出生时就知道了他与生俱来的使命,故而对笑澜并无半分同情之意,甚至,在笑澜的眉宇中有他并不喜欢的自己也有过的犹豫优柔和暴戾之气。
犹豫和暴戾,往往暗示着诸多的变故。
他见着她的茫然,她的愁苦,想起自己的年少,这一份失措要远甚于笑澜,幸好他遇见了指点他的佛。于是他教她佛理,在她无措时点化,做一个师傅能做的事,他也见着她在情海里浮沉,在笑澜自己尚没有意识到的时候,他已预见了她会被一张情网所笼罩。她总是忘记自己男子的身份,用女子的天真温柔和来自于她那个年代的口没遮拦对待这里人,她无心,旁人却以为她有意,在她自己明白过来之后,是更深的困扰。
明知自己随时会为着一个使命而消失,明知不属于这里,笑澜努力适应着努力逃避着,却怎么都是避无可避。她在,使命在,她情越浓越深,她的苦就越多越重。
命运又怎会轻易厚待阿修罗王的传人转世。
只是,再如何波折坎坷,笑澜都已长大。
毗卢遮那师傅暗叹一声,道:“确实与炎黄蚩尤有关,笑澜你先起身。此次不顾皇命,化名回京,所为何事?”
“弟子想劳烦寺里的人以师傅的名义,将乐平公主请来此处。”
毗卢遮那师傅起身走出屋去,招来了一个小沙弥,让他速速去驸马府请乐平公主前来。回到房中,为笑澜添了茶水,笑澜凝神思考片刻,取出独孤皇后的太阳纹戒指道:“弟子此去西蜀,遇上了古蜀国的旧人,这一切还得从这枚戒指说起。”
驸马府内,杨丽华正为近日没收到杨笑澜的家书而有些担心,今日她进宫探望大病初愈的独孤皇后,听皇后道,笑澜外出打猎时受了惊又染了风寒。因身份的关系,笑澜病了从不会招大夫来看,不知这一病几时会好。忽听得侍卫来报,大兴善寺的小沙弥求见。说明了毗卢遮那师傅的意思,杨丽华有些诧异,带了惊鸿和几名侍卫匆匆赶至大兴善寺,心中颇有些忐忑,直觉当与笑澜有关。
当杨丽华到了大兴善寺,杨笑澜方将这戒指、面具的来龙去脉和涉及到炎黄蚩尤的部分一并说与毗卢遮那师傅知晓,连带着她与从文、从启和独孤皇后的关系也以一种推测的语气说给师傅听了。一股脑说尽,心里头好过了一点,这些事情憋了那么些日子,委实憋得难受。告诉师傅,像是一种告解,在她看来,师傅是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无所不解无所不能接受的。
果然,在听罢了那许多难以消化的事情之后,毗卢遮那师傅只是捻着胡须,思索着这前后联系相互关联,想着炎帝、皇帝、蚩尤之间的可能性,还有那黄金面具,四大器物少了面具之后,还会有怎么样的命运牵连着他们的救世使命呢。
况且,他须得要重新思考这所谓的救世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随着经文的翻译增多,线索逐渐铺陈,这救世已远非他年少时所知的那般纯粹。
“师傅……您真的不责怪弟子?”
木已成舟何来责怪?他完全可以想象笑澜当时的纠结和难以抉择,笑澜不是个狠心肠的人,做出那番决定,她必定承受着远比常人要多的压力。况且,对于笑澜来说,那真是个艰难的决定。毗卢遮那师傅微笑着摇摇头,道:“世事无常。笑澜别因此太多自责。我想,处道也会体谅你的苦楚。”
叩门声响起,杨笑澜先一步藏匿在摆放经卷的书架之后,看着师傅将惊鸿与侍卫挡在门外,看着师傅将杨丽华迎入,看着两人彼此见礼。
鹅黄色的襦裙将杨丽华的谦和含蓄尽显。她的周身总是带着温和的光华,不炽热不浓烈,却总在不经意间就已温暖了你。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