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7章 再提亲事(2/2)
桓澈沉吟了一刻,又道:“以澈之见,父亲不如以原尚未安定为由移镇姑孰,姑孰西濒长江,乃健康门户,控制了姑孰,父亲可自领扬州牧,如今天下未定,士族耽于坐谈享乐,唯父亲兵力十足,敢于与苻秦、燕国对抗,无父亲便无江左一方安定,天子亦不能奈父亲如何?”
桓温又大笑道:“不错,当年王敦攻入健康时,还屯于武昌,明帝便诏他入朝辅政,王敦便从武昌移镇姑孰,自领扬州牧,遥控健康,只差一步便可称帝,奈何老患重病,无为而终,真是可惜可叹!”
说到王敦时,桓温心既是敬仰又是惋惜,不免又想到了自己,如今的他也已至花甲之龄,也不知能寿至何步?长子桓熙虽封了世子,却是毫无才能,与王谢子弟直是相差远矣,若无子嗣继承其大业,他们桓氏又如何能与百年世家的琅琊王氏和颖川庾氏对抗?
这么一想,桓温的目光又落到了桓澈身,眸露出些许欣慰和慈爱,心暗道:以庶子继承家业虽难免会遭到风评非议,却也未偿不可!澈儿势单力溥,无外戚助力,看来,我还得在有生之年为澈儿谋一些家族势力来作为他的臂助。
心念至此,他又含笑道:“澈儿快快请起,你所言一句也不错,正合为父心意,如今朝廷不仅重用庾氏,更有重新起用谢氏之心,为父断然不能受其朝廷利诱而弃兵权坐镇枢,
移镇姑孰确为最佳之选!”
说到这里,桓温又叹了一句,“想当年沈士居亦是断然拒绝了朝廷所许的三公之位,谓丈夫行事,当始终不移!吾亦如此!”
提到沈士居,桓温又倏地看向了桓澈,问道:“对了,澈儿,你刚才说玉泉山有位沈氏小郎才思敏捷,极有玄辨之才,连你也有所不及?”
桓澈忙坐正了身体,点头答道:“是,儿不及!”
“所以,你想让为父将他招揽于我西府,委以重任?”桓温又问。
“是!”
桓温便沉思了起来,在房踱了一个来回后,说道:“若此子真有才学,哪怕他是刑家之后,为父起用他也未偿不可,不过,我西府之多为士族才俊,怕是有许多人不服他的出身……”
他话说到这里,却又听桓澈道:“倘若吴兴沈氏能重新提高到士族地位呢?”
桓温的眼便大亮,颇有些深意的说了一句:“那要看看他自己是否有这个能力了?”
父子二人聊至此,终于暂歇下来,李氏便趁着这安静的时刻,将一杯茶水送至桓温手,又令婢女递了一些瓜果和茶水到桓澈面前,莞尔含笑说道:“聊了这么久,将军必然口渴了,不如先品一口妾所泡制的玉梨春,如何?另外,将军瞧瞧外面天色已晚,而将军又刚从荆州赶回来,依旧凯甲在身,也该早些歇息了!”
“你是怕澈儿累着了,想让他早些回去歇息吧?”桓温大笑道,又看向桓澈,“你母亲说得也不错,为父与你畅谈甚久,心一时高兴,竟是忘了你才归家不久,今日到此为止,你这便回去好好休息吧!”
虽下了逐客令,却见桓澈仍旧跪坐在蒲团之沉吟不语,似乎并没有离开的意思。
李氏与桓温都有些诧异的看向了他。
“澈儿还有事吗?”桓温问。
这时的桓澈才郑重的向桓温施一礼,道:“父亲,澈确有一事相求?”
“你说!”
“澈想请父亲为儿聘顾家的十一娘顾氏阿钰为家妇,儿想娶她为妻!”
桓澈话音一落,李氏便站起了身来,微怒道:“澈儿,那只是一个庶女,以你现在的声望,想娶什么样的名门贵女娶不到?”
桓温便举手示意她坐了下来,只是略有些好的看着桓澈道:“澈儿并非一时冲动之人,想娶那位顾十一娘为妻必有他的道理,不如先听听他的道理?”</content>
本书来自
本书来自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