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节 加冕(2/2)
尽管看起来资产阶级更有支持奥尔加的态度,可奥尔加并没有完全接受他们的要求,而是进行了反复的谈判,她答应可以限制贵族议院的权力,答应废除贵族议院否决国民议院通过法案的权力,如果双方的法案有冲突,则提交沙皇裁定。
奥尔加还答应废止贵族补助金,停止农奴税的征收,贵族将不再享有对失去农奴和土地的补偿权力。这一条让资产阶级政治势力决定支持奥尔加,他们将召开会议讨论,拥护奥尔加接任沙皇,并按照新的方式进行加冕,效仿英国的在议会上,向宪法宣誓,而不是在教堂加冕。
宗教势力对此是不满的,但奥尔加对宗教进行了让步,决定加强东正教的教权。恢复被彼得大帝废除的牧首制,解散宗教事务管理委员会,将宗教管理权力,交回教会。成立莫斯科和全俄罗斯大牧首,由大牧首对全国宗教事务进行管理。但沙皇坚持大牧首的任免,必须经过沙皇的肯定。
恢复大牧首制度,这让宗教愿意支持奥尔加,德罗兹多夫将成为全俄罗斯大牧首,他不可能不为此积极奔走,基本上宗教势力认可了奥尔加,甚至愿意给她加上圣人头衔,以表彰她对宗教做出的贡献。
贵族院是最后讨论奥尔加的继承权问题的,大多数贵族依然坚持奥尔加没有继承权,但有些贵族政治家认为,如果贵族院反对的话,国民议院通过法案,则有可能让贵族院失去沙皇的支持,奥尔加通过武力夺取皇位之后,恐怕会解散贵族院。
贵族院始终无法达成一致,奥尔加则采取了一个极其高明的手段,她先游说国民议院,希望他们能通过一个决议,恢复俄罗斯的大牧首制度,认为此时争取全国民众的团结十分重要,而教会对民众的影响力巨大,只有联合民众,才有可能压制贵族。国民议院同意了这一点,然后通过决议,赞成恢复大牧首制度。
宗教和贵族,一直都是沆瀣一气的保守势力,国民议院都通过了这个法案,贵族院没道理反对,两院一致支持在混乱的时候恢复大牧首制度,那么沙皇呢。
此时沙皇虽然被困在克里姆林宫中,但主教还是能够来去自如,他拿着议会的法案,进攻求见亚历山大二世,不知道跟沙皇怎么谈的,沙皇竟然也同意恢复大牧首制度,或许希望在此时能得到教会的支持吧。
通过这个法案,德罗兹洛夫联合莫斯科各教会主教,共同同意由他临时就任莫斯科和全俄罗斯大牧首,等到莫斯科封锁解除之后,全国教会在进行投票。
推动大牧首制通过,只是奥尔加的一个政治手段,她接着继续忽悠国民议院,用贵族议院向他们施压,告诉他们,因为贵族院的反对,她不可能得到两院的一致认可,她不可能仅仅在国民议院进行加冕,那样是对合法性的巨大挑衅。所以她希望能不向议院,而是继续坚持传统,由全国大牧首,代表所有信仰东正教的民众,为她加冕。只有这样,她才能够取得合法地位,然后采取一些措施废除贵族特权。
国民议会认可了这一点,接着奥尔加的軍队迅速向克里姆林宫发起了攻击,很快攻破了城墙。事实上,在主教的斡旋下,并没有发生多么激烈的战斗,主教成功说服了一些守城的军官,放弃了防守,他们并没有投降,而是退往大宫殿,保卫在这里的沙皇。
于是沙皇的部队被压缩在了大宫殿周边区域,而就在大宫殿近前的十二使徒教堂和主教官邸,都落入了奥尔加之手。
她的目的也在于此,历代沙皇都在这里加冕。她为了合法性和神圣性,她不愿意让自己的加冕有一丝瑕疵,毕竟她的行为本就不合法。
主教的官邸和座教堂就在克里姆林宫中,一方面说明沙皇对宗教的控制,也说明他们对宗教势力的忌惮,又说明宗教在俄国的地位,因此主教是能影响到那些守卫宫殿的軍队的。
控制了十二使徒教堂之后,刚刚得到沙皇同意恢复大牧首制度,临时就任全国大牧首的德罗兹洛夫突然就背叛了沙皇,在宗教界、政界、权贵以及尚未来得及撤走的各国领事的见证下,他在十二使徒教堂中,为奥尔加举行了加冕典礼。
完成加冕之后,奥尔加迅速恢复了莫斯科对外的通讯,全世界迅速得知了俄国的情况,大多数政治人物的感受都跟亚历山大一样,惊讶,怀疑,再三确认后才相信俄国真的发生了这种荒唐事。
各方的反应都是不同的,英国第一时间表达了不承认的态度,其他国家都没有表态,英国认为这次政变是中国在幕后操纵的,所以他们宣布,奥尔加女王从任何角度上看,都不具备继承俄国沙皇的权力;其他大多数国家也都怀疑是中国的操纵,却也因此保持了沉默,谁愿意在情况未明的时候,得罪中国这样的大国呢。
列国的态度很重要,但却并不紧急,真正紧急的是俄国人的态度,尤其是出征在外的俄国軍队的态度。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