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东雍与大明二(2/2)
王阳明说道:“殿下出京之后,如何被先帝刮目相看,从而一定要将皇位传给殿下。”
朱厚煌说道:“是因为,孤与皇兄,志同道合。”
“对,”王阳明说道:“先帝一心想要开疆扩土,只是疏于内政,才无法实现,殿下所做的,正是先帝所愿的,所以先帝一心要你继承皇位,至死都没有反悔。”
朱厚煌眼圈不由的红了。
朱厚煌一心想夺回这一切,正德是一个主要原因。
正德对朱厚煌的认同,这种感觉让朱厚煌非常之感动。
古人有一词,叫做知遇之恩。可以以死相报的知遇之恩。现代人可能没有这种感觉。但是朱厚煌现在却有这种感觉,他知道,大明除却正德之外任何一个皇帝,大抵都不会允许东雍发展成这个规模,或许太祖可以。但是太祖之后,都不会了。
即便是成祖也未必愿意南洋上有一个强势藩国。
也只有正德,无视文臣的正德,才有能力这样做,才敢这样做。
朱厚煌对正德有感激之心,纵然正德不是完人,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正德对得起朱厚煌。
而正德是什么下场?
不仅仅是正德,连弘治皇帝都断绝香火。
是的,朱厚煌是现代人的思想,并不太在乎死后之事,什么香火什么的,都是无稽之谈,但是问题是,天下人都信啊。
死人是没有感觉的,但是活的人有。
嘉靖一心想推翻成例,尊弘治为皇伯父,尊自己的生父为父,是,在嘉靖的心中,这是天经地义,但是放在朱厚煌心中却满心不是滋味。嘉靖不可能能别人继承弘治,正德一脉,因为这一脉嫡系,天然有皇帝的继承权。嘉靖如果为正德立嗣,那么他的皇位合法权,就不足了。
他一边得了正德的好处,又连身后香火都不愿意给正德留下,未免太过分了。
很多时候,对错只是立场问题。
王阳明说道:“殿下以为当今是什么样的人?”
朱厚煌心中暗道:“什么样的人?”他想了想历史上的评价,说道:“是一个尚权谋,好道术的人。”
王阳明心中嘀咕,现在的嘉靖还没有表现出来好道术的一面,不过尚权谋却已经显示出来了,最少在朝廷之上,一点点的搬到杨廷和,就看的出来。
王阳明说道:“对,尚权谋之人,必然多疑。殿下以为当今,对你放心吗?”
“当然不放心?”朱厚煌说道。
王阳明说道:“殿下只需好好发展,等雍国独霸南洋的时候,即便是殿下想与大明和平相处下去,当今也不允许了,当时候,大军讨伐东雍,殿下可有能力一战而胜?”
朱厚煌说道:“王师说笑了。如果孤不能使他们有来无回,孤还想什么靖难大事。”
大明武备松驰朱厚煌很了解,最少朱厚煌第一批武器,都是他从沿海卫所之中“买”来的。大明南方卫所堕落成什么样子。别的不说,厦门湾一战,东雍因为财政问题,拖延了好一阵子,才算是将舰队恢复过来了,但是大明沿海卫所,还是那个老样子,根本没有变化,至于下拨的造船经费,都被层层分食的干干净净,但是在兵部账册之上,却明明白白写着。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