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章(1/2)
东雍近况
朱厚煌与郑绥来到东雍。
朱厚煌离开东雍已经有几个月。这几个月的时间,东雍的情况有了很大的转变。
与果阿方面的第一次交易顺利完成。
给了东雍上下很大的信心。
这种信心直接作用在东雍的纸钞之上。
东雍的纸钞打着滚向上翻。
让东雍的纸钞直接涨过了原价,甚至有溢价不少。
如此一来,东雍的财政立即变得宽裕起来。
要不是朱厚煌在安南征战,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特别是药材上面的事情,安南瘟疫所消耗大量的药材,几乎超过军械消耗成为了最大开支。
这么大的消耗。让刚刚恢复过来的东雍财政,有陷入紧张之中。要不然以吴行之的意见,在财政稍稍宽裕的时候,就意见想办法将外面的纸钞给收拢过来。
在吴行之看来,这种纸钞是权宜之计。绝非长久之策。
只是,朱厚煌行事有些急功近利,对纸钞的依赖也就越来越重了。似乎根本没有取消纸钞的一天了。
朱厚煌决定真正将东雍这一切都交付给郑绥。
朱厚煌顺便看一下东雍的情况。
郑绥脸色不变,但是心中却已经翻江倒海。
郑绥作为执掌一方的诸侯。麾下雄兵数万,他想过东雍是一个什么摸样。但是今日一看狠狠的震撼了他。
郑绥在清化的统治,就建立在世家大族联合支持的基础上。
所以郑绥在重大事务上,要与各族达成协议之后,才能去做,否则事情就做不成。所以郑绥对清化与义安两地的控制,并不是多彻底。
他来到东雍,才知道,天朝的制度是如此的。
在他看来东雍从制度上来分,可以分为城市与乡村两体系。
先说乡村,东雍治下所有村落,都是由官方屯田发展起来的。朱厚煌所有的规划,都能完全贯彻。
东雍官方能调动起各村落里面的每一个壮丁,东雍现在的人口聚集地,分别以大员与北港为中心,分别蔓延开来。
东雍的人口加起来,也比不上清化一地的。
但是郑绥发现,东雍的情况如果动员起来,能动用起来的兵力要远远的胜过清化的兵力。清化与义安两地。郑绥拉起六七万大军,已经很吃力了。
但是东雍一地,最少能拉出十万壮丁,而是有训练经验。
从这一点上来看,郑绥就相当的佩服朱厚煌这一点。
但是不仅仅是这一点上,郑绥参观了北港的工坊,占地数十里的铁场。让郑绥目瞪口呆。
整个铁场从简单的民用的铁器,到军用冷兵器,到火统,火炮。乃至于军用的铁件。不管是数量之上,还是质量之上,都不是清化可比的。
郑绥只觉得,这就是天下最大的铁场。
这一点上就是郑绥有些见识浅薄了。
大明民间的产铁数量从来不小,不管是南方的佛山,还有闽铁,北方遵化铁场,都不比东雍的铁场差多少。
唯一有些区别的,是一些理念上的区别。
首先,朱厚煌否定外行人管理内行人,这些铁场直接向他负责的人,都是工匠出身。对技术都是行家里手。
而且朱厚煌提供了很多超前的理念。比如重申勒名制度。这倒不是超前理念,不过大明能做到的很少。
还有很流水线制度,以及后续的分工,这些都是朱厚煌以大秦帝国的制度,给工匠提出来。
如此,北港铁场的效率相当之高。
大批量的铁器如同流水一样从铁场出来,在郑绥看来,这就是国力的一部分。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