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第257章 教育部(2/2)
内阁之,好在杨廷和是较为开放的,在他管理军械局期间,亲眼见证了这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大明火器的进步速度,李东阳虽然并不经常表态,但是他却是最为坚定的改革派,只是与朱厚照所设想的改革派不同,李东阳是希望通过温和的,民主的方式进行改革。
对于李东阳的设想,朱厚照已经在刘健任首辅之时做过试验了,其结论是显而易见的:他们的方法不可行!
这批人守旧至极,皇帝陛下要做些事情,他们还要推三阻四,那对朝廷和制度进行更变,他们岂不是要觅死觅活,今后朱厚照这个皇帝还能得个消停?
所以当时在刘健等人递交了致仕申请之后,朱厚照虽假意挽留了一番,但是实际内心早已批准了他们的申请。
不过朱厚照这次对教育制度进行改革,实际算是兵行险着,现在朝廷内大部分的官员,都还是正统科举出身,少数几个似孙义一般的官员,虽然他们的学习能力很强,创新与接受能力也很厉害,但是他们的官职都很小,所谓位卑言轻是也,朱厚照也指望不他们。
尽管如此,朱厚照知道,大明教育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其意义绝不只是为了打击当朝的诸多官员,这是一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之事。
自公元一三六八年,朱元璋建立大明以来,以里甲制度和黄册等制度将百姓限制在一县之内,又以厂卫制度和废除丞相、权分六部的方式使得天下大权完全集于帝王一身。
太祖皇帝朱元璋这样做的目的是想把大明变成一个由帝王维持秩序,军民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好好过日子,各行百姓各司其职的社会。
如大明之初,朱元璋将天下百姓按职业划分可大致分为:民户、军户、匠户。其民户包括儒户、医户等,军户包括校尉、力士、弓兵、铺兵等,匠户分委工匠户、厨役户、裁缝户等。
朱元璋这样做,是自认为为大明设立了一个可以千秋万代传下去,永远不会发生错乱的社会制度。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生产力的发展,朱元璋一手规划的社会蓝图被一次次打破。这除了是因为太祖皇帝当初在设立这套制度之时并未考虑到科学性的问题之外,更是因为社会在发展,生产也在进步,他的诸多制度早已不再适应后来的社会发展,也是制度跟不生产力的发展了。
本书来自
本书来自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