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第204章 早朝议事(1/2)
其实皇帝并非每日都要朝,而且,即便是朝,也因礼仪规矩繁多,处理不了几件政事,这也是做个样子,因为大部分的政事都是通过奏折-票拟-批红或者是驳回或者是留不发这种方式给处理了。
坐在龙辇的朱厚照,看着远方层层叠叠的朱红色紫禁城,不禁有一种睥睨天下之感。
实际也确实如此,他手握生杀予夺大权,乃是九五至尊,睥睨天下又当如何?
不过除了生有睥睨天下之感外,朱厚照心还有一丝沉重,这沉重之,除了北方数省大旱这等国事之外,还有今早东厂从江南带回来的一些其它消息。
大明朝是史书之所记载的最为黑暗的朝代,但是实际,这只不过是后世清朝为了证明自己统治的合法性所杜撰出来的,作为封建王朝,大明自然有许多黑暗的地方,但是相较于其它朝代,大明无疑是要民主的多。
不过,这民主是相对而言的,对官大臣们是民主,对皇帝则算是有些专制了。
大明的官系统极为强大,而且他们都是凭借着科举考试成为的当朝精英,除此之外,他们还因科考相识,在随后的岁月里通过同乡、同门、同朝为官的关系结成了一个无庞大的实力集团——官集团。
发展到朱厚照这里时,官集团的权力进一步的扩大,大明后期的皇帝,许多都没有逃得过官集团的束缚,全都被这庞大的官体系给牢牢控制在这京城之内。
此即所谓拿皇帝不当干部,朱厚照虽然对此较反感,但是许多事情还是需要他们来解决的,他此时还没想到什么更好的建制以及什么更好的方法,所以即便是反感,他也暂时只能忍着。
朱厚照坐在朝堂之,朝着下面看去,前面站着的基本都是内阁大学士以及六部大臣,后面站着的则是翰林院、詹事府等一些清流机构。
群臣在三呼万岁之后,首先开口发言的是内阁首辅、华盖殿大学士刘健。
“皇,各地告急书都已经快要堆满内阁了,北方数省各府衙门,虽然按照皇的要求,开启粮仓赈济灾民,但是这不过是杯水车薪,流民虽然增多的速度降下来了,然而流民的数量实际已经很多了,连紫禁城市郊都有不少流民盘踞,他们夜里则会趁机打劫,对京城十分不利。”
刘健这一番发言之后,兵部与户部也都开始向朱厚照诉苦,理由也无外乎国库不足,现在十分困难云云。
朱厚照心冷笑,弘治之治虽不出名,但是实际也是兴之朝,按理说国库不应该这么快亏空了。
李东阳似是了解朱厚照的心思,等到群臣发言之后,李东阳前一步道:“皇,先皇治下,国库还算充裕,但是今番皇初登大宝之时,北有戎奴,李朝作乱,南有厉王、杨清谋反,再加九边重镇补充军需,北方数省干旱已达数月,这每一件事情都耗费了大量的银两,然而北方百姓费劲气力种到地里的粮食,恐怕到秋收季节,只会是颗粒无收啊!”
朱厚照也知道这些事情,特别是打仗与天灾,是最为费钱的事情。
“这些事情要一一解决,急也急不来,但是灾民必须救济,这一点绝对不能拖延。”
朝堂下的群臣全都面面相觑,这国库里都没有多少钱,怎么去救济灾民。
刘健前一步道:“皇,这灾民只是要朝廷救治,也不是办法,最重要的当是灌溉农田和充裕国库,可是对于前者,老天不下雨,农田仅靠人力灌溉,恐怕也没有多大作用,对于后者,此时北方既没有税收,还要救济灾民,这国库恐是一时也难以充裕啊。”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