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第515章 “真的不是志愿军王牌精锐?”(1/2)
复杂地理地形和复杂条件下的进攻向来被苏军视为畏途。可是如果换成抗美援朝时期的志愿军或者二战日军,恐怕反而最喜欢苏芬战场这类环境了。
这一方面是苏军在层指挥人才和军事教育的严重欠缺、志愿兵和多年服役的职业士官严重不足;另一方面是苏联在整个社会的基础教育方面仍然不十分巩固,在很大程度并不是日本那样把整个国民教育“军国主义化”的国家。明治以来贫瘠的国力让日本不得不以牺牲高科高教能力为代价把基础教育变成年轻人洗脑心。
国民教育和尖端人才为目的教育似乎像鱼和熊掌一样不可兼得,要宽松自由服务顶尖人才必然导致制造业能力和国民品质培养的不少问题。从苏联的世界定位来说做出后者的选择也不能说有问题,当然代价也是不小的。
在张伟看来:这些问题当然不是太大的问题,只要舍得投入恰当成本施以严格训练,部队的战斗力会得到猛增。因为从本质说:二战苏德军队的本质并不是普遍的摩托化军队,而是达不到以炮弹为绝对战斗力核心、或者即便为核心,步兵对重武器效果也有重要影响的军队。在重装化水平还不高的情况下,人的因素和物质力量相,前者的作用更大。开战将近一年的时间已经能够培训出足够的军官、技术兵种、甚至多任务要求不那样严格的侦查倒向的特种兵了。
同过去在列宁格勒方向发动的反攻不一样的是,新投入的精锐力量并不仅仅是带有瞄准镜的精确射手和水货狙击手,也有一些经过特别选训的迫击炮手和机枪手乃至反坦克手。整个军队在伪装作业、合同战术等方面经过紧急训练也都有了相当高的水平。训练与选拔的针对性重视当然也能决定性的提高战斗力。在十万人大概十个轻型师左右的范围内,如朝战的朝鲜人民军主力一样逼近志愿军或日军的水平。
新成立的部队被命名为不同于一般近卫部队的“射击军”,像“掷弹兵师”一样,这是一个更为形象的荣誉称号。
这十个“射击军步兵师”和步兵同样精锐三个“射击军装甲师”乃至新成立的十个营群为核心单位的“射击军空突击大队”成为了苏军此次进攻的拳头力量,但并没有在战役发起前混杂在北线方向逐步集结起来的四十五个普通步兵师的身后。
战役发起前,芬兰与德国的侦查力量已经发现了苏军的集结和动向,也针对性的进行了反坦克与防空防御准备。为了判断苏军力量的性质,北方集团军群和德国空降兵还发起了一次试探性的军规模进攻作战以检验苏军的成色,却并没有发现对面的苏军同一般水准有什么区别。
可是在“极光作战”行动的前一天刚刚入夜,大规模的运输机和滑翔连夜将十万左右仅仅持有轻武器和自卫武器的苏军空降在己方战线距离前线大概五公里左右的地方。仅仅是在自己控制区内快速空运兵力,不考虑武器后勤方面太多负担的情况下,不到两千架左右的型运输机已最快的速度完成了这种兵力调动。
似乎是察觉到了苏联人的大规模空运行动,早有所准备的德军预备炮兵和芬兰新成立的炮兵部队对苏军前沿阵地展开了大规模炮击。当然,虽然给苏军带来不小伤亡损失,但还不可能对前线纵深五公里外的增援力量带来太多麻烦。
新增的苏军在午夜前娴熟的完成武装和编组后,依靠着战前侦查已经较熟悉的地图在凌晨时展开了夜袭作战,最大限度的迫近对手展开迫击炮和无后座力炮火。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