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换防(二十四)(2/2)
接到命令,莫敌觉得不妥,又无法更改,立即与李柏成联系,要他调整战术,先用五门山炮对河那边进行无差别炮击,旨在引来对方炮火,一旦辨明对方炮位,立即进行炮击,第一波将是炮兵的较量,谁能在炮与炮的决斗中留下火炮,谁就能主导胜利。
李柏成这才想起,对方在三河暴露出来的炮火力量不比自己低,如果自己率先炮击,将会把自己的炮位暴露给对方的炮火,估计在一轮炮击过后,肯定会引来对方的报复性轰炸,结果不堪设想。莫敌能够在这电光火石间想通这些,果然眼光比自己高了一线。
就这样干。
李柏成的炮阵里,第一次出现如此古怪的现象,五门山炮裸露在外,在炮架的一边却弄了一个超级结实的掩体,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面,地面的掩体用沙袋堆了两层,顶上还用巨大的木头砌成堡垒,五门炮,梅花阵般围着这个掩体。五个战士,调整好炮管方向后,填弹,击发,然后飞一样的跑进掩体中,他们知道,接下来,对岸的炮弹就会落到自己头上。
距离五门炮组成的炮阵不到五百米的地方,是另外一个炮阵,这里的气氛更紧张三分,观察哨正注视着对岸,要找到对岸炮火的发射区。
第一轮五发炮弹打出去,把沈席麟吓得不轻,不住口的叫着还击还击。建国军五师的炮兵,被炮弹的爆炸声惊醒,才手忙脚乱的把山炮和步兵炮推了出来。直到对岸的炮火打了三轮,北岸的火炮才做好击发准备。对岸的火炮虽然只有五门,在打了两轮后也有了准头,第三轮炮弹准确的落在伪十七团的指挥部,顿时引发了熊熊烈火。看到对方炮击的优秀成果,气得沈席麟直骂炮兵废物。
北岸的炮火终于发言了,第一轮是试射,威胁不大,不过也把五位炮兵撵进了掩体。第二轮有了准头,山炮弹和步兵炮弹准确的落在炮阵上,把五门山炮直接掀翻,直接报废。
就在北岸第二轮炮弹落地的那一瞬间,李柏成的第二炮阵十二门山炮也发炮弹落在了北岸的阵地上。几乎在同时,138师野补团梁汤营向巴洋河上的浮桥猛冲过去。
莫敌让刘五魁组织全团所有八九式掷弹筒四十五具,冲到巴洋河边,用最佳仰角,尽量把手炮炮弹扔到距离最远的地方。
八九式掷弹筒是大正十年的改进型,口径也是50毫米,全炮长413毫米,炮筒身长260毫米,全炮重2.7公斤,炮筒重1.6公斤,炮筒脚长170毫米,炮筒板重1.1公斤,脚板高60毫米,脚板宽67毫米。在使用掷弹筒九一式*加发射盂时,射程只能达到400米,有效射程300米,但是如果使用掷弹筒标准弹用时最大射程700米,有效射程500米。日军阵地距离河岸的距离虽然没有700米,却已经超过了500米。九一式*好找,标准弹却相当珍贵,莫敌部也是这次在冶公山才由石重警卫营缴获了一批。莫敌为人,绝不小气,告诉刘五魁,把所有标准弹都打出去,要最大程度上掩护138师渡河。
李本一也知道,渡河消耗极大,强行渡河实属不得已而为之,让李丕成部也组织所有的掷弹筒参加掩护,结果,民二十四式掷弹筒的射程只有250米,不仅打不到敌人,反而阻碍冲锋,只好退下。
眼看138师野补团已经进入掷弹筒炮弹落点,刘五魁才让弟兄们撤退,跟上莫敌已经东行的大军。
谢骙部挟盛桥大战之余勇,悍不畏死杀进敌营,迎面遇上的是日军宫田大队。一个照面,谢骙部就被宫田部摁翻在地,双方趴在地上,互相对射。
此时,李柏成的炮火已经把伪五师炮兵阵地犁地一般犁了一遍,炮兵观察员也随谢骙部进入到前沿。在炮兵观察员的指挥下,十二门山炮把落点转移到宫田大队的头顶。谢骙部压力大减,谢骙也有了活下去的可能,算是站住了脚。
稍稍休息吃了一点早饭的李丕成,顺利的走过浮桥,加入到谢骙部的阵地。
李本一刚刚接到赵学良的电报,从江北包抄的韦介伯部和赵学良部,前锋已经到了距离敌营不到一公里的地方,稍事整顿,立即杀入敌营。他松了口气,两面夹攻,胜利只是时间问题,只要莫敌能够挡住东来的舰队,这场战斗,就算拿下。
本书来自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