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换防(五)(2/2)
莫敌点点头,说:“周雄的528团还是有一战之力的,一会我向军部报告,调176师野补团出岳西,有了528团和176师野补团,刘作欣的第十一旅,不难对付。”
“把野补团从岳西抽出,调往桐东,时间来得及吗?”龚庆元有点担心。
“没有问题,让岳西兵站派车送,岳西交通局有三十多辆汽车,一次能把三个营全部运到桐城,肯定能抢在建国军之前赶到庐江以南的桐东钱桥。”莫敌说到这里,才担忧的说:“只是这样一来,汽油的消耗大了,不知道这一次的收获如何,能不能得回出兵的本钱。”
听到莫敌的计算,龚庆元忍不住笑了,这才是他认识的莫老大,在蜈蚣山,在津浦路南,莫敌打仗更像是在做生意,不计较作战的胜负,更多的是计算付出与收获的多少。这一点,莫敌与李本一完全不同,李本一完全是个杀材,只要战胜,不计成本,接下事的冶父山之战,413团和414团能有多少人活下来,龚庆元不敢估算。莫敌一边与龚庆元闲聊,一面让人把电报发向军部,把情况进行说明,请求军部指示。
见莫敌和龚庆元聊的话题有点沉重,凌县长也没有了喝酒的兴致,毕竟三面大军压境,对于庐江不是什么好事,能够御敌于国门之外,才是他的希望,插话说:“我之前拆庐江城墙时,城头有一些前清光绪时铸造的红衣大炮,不知道还能不能用,硝石*庐江是有的,如果能用,可以运到三河,隔河架好,如果敌军强行渡河,这个红衣大炮一打一大片,只怕威力不小。”
莫敌一听乐了,清光绪年间铸造的红衣大炮,那肯定是能用的,这种前装的滑膛炮重量大,装填麻烦,用泥范制作,沙眼多,极容易炸膛,如果要重新启用,固定好后,要减少填药量,虽然达不到当时的发射效果,总当年赤军使用的松木炮要强得太多。
流经三河的河流是万佛湖流向巢湖的一条干流,水面不宽,有炮防御与无炮防御大不一样,可以想象,在沈席儒的部队半渡之际,几门红衣大炮发出怒吼,大地为之一震,天空为此一暗,是吓也能把伪军吓了回去。问凌前锋这种炮有多少门,凌前锋说能用的大概有十二门,是太重,马车拉起来费劲,要带一个小小的龙门吊才能把炮从马车吊下,唯一的好处是固定方便,往地一放,稳如泰山。
不多时,军部的回电到了,是参谋长杨赞谟亲自回复,电报完全同意莫敌的意见,并一口答应,这次176师野补团和138师野补团出战的军费全部由军部直接下拨,不会让野补团吃亏。野补团各项费用自理有好处也有不好处,好处是面丢了个包袱,不好处是用起来不手,毕竟,不吃你的嘴不软。莫敌任四十八军参谋处主任后,有了一份俸禄,每个月法币235元,在民国二十五年,三十元法币可以折合一两黄金,猪肉两角一斤,二百多元还真不是一笔小收入,不过到了民国三十年,抗战进入相峙阶段,法币的水份多了一些。野补团罗卫以下,都是不领薪俸的,而且军费也基本不拨,因此,对他们的作战,不能作硬性安排。这次莫敌把两个师的野补团作为主力使用,军部如果不主动承担一些责任,下面出工不出力不能责怪他们了。
“通知颜俊隆,让他遵命行动。”莫敌对龚庆元说完,又有点担忧的问:“要不要先跟你们师长大人说一声,不然,我们可是越级了。”
龚庆元摇摇头,说:“杨参座的电报,我们师座也能看到,他不会有意见的。能够有人帮他操心北路之敌,他高兴还来不及呢。”
“既然这样,时间不等人,你行使参座大人的职责吧,我跟凌县长还有半瓶酒半桌菜没有解决,不插手你们师的事务了。”莫敌笑道:“至于176师的工作安排,军部杨参座会负责,我人微言轻,可不敢对官指手画脚。”
“你这还不算指手画脚?你这完全是牵着官走啊!”凌前锋说:“莫天纵天马行空,用兵如神,今天见识了!”
“县长大人过奖了!”莫敌笑道:“我在这里,算是与军部最近的一员,我如果不主动协调,是失职,李本一是我从军时跟着的兄长,他的事,我不敢怠慢。”
凌前锋点点头,在他看来,莫敌能够运筹帷幄之决胜千里之外,真正体现为将之道,这份水平,许多军衔地位远在莫敌之的领军人物也未必能够。
不多久,颜俊隆带着部队过来了,在庐江城现租了二十几挂大车,把红衣大炮和*弹丸拉往三河,莫敌和凌前锋的酒兴完全被破坏,一场酒宴草草收场,各自归巢。
入夜,东边的盛桥静得如同坟场,北边的三河也未见任何敌踪,战役,却在南边遥远的鲍冲湖边打响了,动手的是菜子湖里的霸主刘仁开,首当其冲的是刘作欣第六师十一旅的辎重营。
本书来自
本书来自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