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野补(十八)(2/2)
“你说的太对了,我听说第七军在建制增加了两个野补团,四十八军却一个也没有,能不能由二十一集团军直接管理一建制团,我打听打听。不过真的不知道,真要成立这么一个团,我找谁做这个团长合适。”李品和说。
“呵呵,如果没有合适的,我去做这个团长。”莫敌开玩笑说。
李品和却没有把莫敌的话当成玩笑,说:“这也不是不行!到时候,我找你。”
莫敌哈哈大笑,浑没有把李品和的话当回事。
很快,莫敌被这沿途的美景吸引进去了!山腰是浓密的树林,在树林的方,经常秀突兀的伸出一座裸露的石山,有如秃顶的脑袋,间或一些脑袋还长了几根细毛,看起来十分搞笑。远远听到水流声,一转身,裸露的石山下面竟然挂了条瀑布,连一惯淡定的莫敌也不淡定了,大叫:“我操,这水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李品和手握折扇,指点山峦,说,相传远古时代,这儿没有大山,一位仙人,被精卫填海所感动,将别处的石头,一担挑了,星夜兼程,赶往东海。谁知到了石经岭南空时扁担突断,一担石头跌落在此,便成了这七零八乱一堆山,因其峰林立、地貌怪异,古称怪石山。楚汉时期,天下大乱,著名学者霍龙随祖先自吴国南下,避乱龙川。汉高祖在位时,曾请霍龙任职,但霍龙无心官场,婉言谢绝,一心在此讲学,后人为纪念他,才将这里称为“霍山”。
一路走得悠闲,两百里的山路,足足走了四天,李品和四十五六年纪,走路虽然不快,胜在不停的走,读书不少,化不低,自己说在前清时本来也打算应一应科举,谁知道刚了个童生取消了科举,让他壮志难酬。一路吟诗作对,什么“两支独峰相对出,一条细水夹缝流”,“绿冠有意遮天日,赤乌一缕照残蕨”,不一而足。
过了黄沙坪,是霍山地界,李品和很自觉,立即不再以主人自居,而是收敛了起来,不再吟诗也不再作对,更很少指点江山,莫敌问他何故,他竟然说,出门在外,当保持低调,不至招祸。莫敌大笑不止,这家伙,典型的窝里横。
从黄沙坪到土市,本来不远,一天可达,不知道李品和从哪里打听到路的铜锣寨风景如画,以秀水、松、怪石、绝壁、云海、珍木、繁花著称于世号称小黄山,执意要游,又拖延了一天。莫敌跟着走了一天,境内高山、河谷相间,峰峦雄伟,峡谷深邃,森林密布,令人心旷神怡。这段时间,少有放下心思专心出游,偶尔为之,放下一切俗念,到也意兴盎然。
到了深沟铺,把李品和介绍给176师各位长官,李品和到也自来熟,很快与郑沧溶谭何易等人称兄道弟起来。与莫敌不同,他们年龄相仿,可聊的东西也多得多,这些人都很有意想通过李品和与长官李品仙搭关系,曲意奉承,气氛十分融洽,连谭何易也不能免俗。
师部一干人,还陪着李品和去不远处的古佛堂,游玩小有名气的百年梭子桥。莫敌实在没有兴趣参与这种应酬,提出自己去不远处的决兴庵走走,不打扰师部长官们跟李主任谈心了。师长郑沧溶连忙同意,对莫敌的知趣之举很是满意。
青山绿树、红花碧潭之间,竟掩映着一座不小的寺庙,青砖与柱架结构的庙宇,有二十四间之多。走入庙,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几十处形态各异的古人物、鸟兽木雕,工艺精美,栩栩如生。李鸿章亲笔题赠给同学曹季清的四块屏,引起了莫敌的兴趣。庙里的僧人见莫敌在四连屏面前发呆,便把他带到前清状元骆炳昆、杭州知府李士彬等名流政客在庙的提词前细观,还摆出纸笔,请莫敌留下自己的大作。莫敌提笔略作沉思,飞笔写下:勘破生死平国难,驱逐倭冠此决心。百寿莫敌题于霍山决兴庵。僧人看了一回,对莫敌的字口不对心的赞了几句,莫敌为何人,完全不知。直到一年多后,莫敌在西六县打出名声,僧人才想起这个名字,在字纸堆里翻出,去霍山小南岳央人装裱,挂在名人堂。
瘦猴的事很简单,只要有指标下来,不作第二人选,李品和方面也得到好消息,在这两天,电报通知可以下发到176师,一个正则班的指标,给谁不是谁,集团军政治部的人能够得李品和一点人情,何乐而不为。
本书来自
本书来自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