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穿越火线(1/2)
汉森坐在自制的磁悬浮椅上,来到伦敦片区唯一的教堂,科学的高度发达,人们似乎越来越远离宗教而亲近科学了。
接待汉森的是一位约二十岁左右的年轻英俊牧师,牧师穿着正统的黑色教士服,从讲台上缓步走到汉森身边,恭恭敬敬的鞠了一躬,轻轻说道:“汉森教授,我能为您做点什么吗?”
“大爱道牧师”汉森称呼道,汉森说话很慢“我恐怕时日不多了,我这次来,是有一件非常重要和非常困难的事,拜托请牧师帮个忙。”
离霍恩教授离世已经一百多年了,汉森已经从少年变成了完完全全一位垂暮的老人。汉森的体力明显不行了,所以说话很慢,但大脑清晰,思维敏捷。
“汉森教授,您别客气,大爱道很乐意为您效劳!”大爱道一向尊重眼前这位科学泰斗,知道这位孤寡老人所委托的事一定是他能力所及,不会为难他,所以大爱道并没有怎么犹豫就答应了老人。
“我这一生追随着霍恩老师的脚步,致力于生命科学与人工智能的研究,增长了人类的智力与寿命,并将所有技术向人类及智能机器人世界公开,让双方受益,同时又在人与机器人之间有些不好的声音。但技术是没有偏见的,因此我这一生,就研究本身而言,并没有什么遗憾。我这一生唯一的遗憾是,没能完成一桩老师的遗愿…..”汉森说话本来就很慢,说到又这里停顿一会儿。
“受老师所托,我这一生一直在找一个中国女人,但我并不知道那个中国女人是谁,而老师告诉我,曾经在老师工作室工作过的一位叫威廉,乔治.威廉的先生应该知道这个女人的线索,要找到那个中国女人,就要先找到威廉先生。而现在威廉先生正被机器人围困在人机冲突的曼哈顿。”
听到威廉的名字,大爱道牧师打断了一下汉森教授的述说,也让教授停顿一下,稍作休息。
“您说的是那个被机器人追杀的威廉先生吗?”
汉森缓缓的闭了一下眼睛,露出会意的微笑,微微点了下头,表示正是牧师说的这个人。
“一百多年来,威廉先生的身份慢慢被人知道,最开始是异教徒和旧圣教徒追杀,后来是极端智能机器人的不断大规模追杀,威廉先生就不得不到处躲避,所以一百多年来,我一直想找到威廉先生而不得所愿。现在机器人围住了曼哈顿,而威廉先生就在里面,但我这种职业的人,机器人是不会让我通过隔离区的,加上体力不支的原因,所以想请牧师帮我走一趟,见见这位威廉先生。你是这一片区唯一的牧师,也是唯一最可能通过机器人隔离区检查的人。”
大爱道牧师理解教授说的隔离区检查的问题,与冲突双方相关的人,机器人是不会让他进入曼哈顿区的。
但就牧师本心来说,他其实也不是很愿意见这位传说中的威廉先生,一定程度上他也不太愿意接受耶稣就是威廉这个凡人的事实。但大爱道似乎很难拒绝眼前这位令人敬重的老人,犹豫良久。
“那,汉森教授,是要我给您带什么消息或是什么物品给威廉先生吗?”
“你帮我把这块石头带给威廉先生吧”说完汉森把一个装着一块石头的精致木盒交给大爱道“看到这块石头,威廉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大爱道接过木盒,打开木盒,端详了一会儿。
“这石头有什么特殊吗?”
“这就是一块远古的石头,没什么其他特别的”
“有什么来历吗?”
汉森犹豫片刻
“你把石头交给威廉先生就可以了”
“还需要带什么话吗?”
又是一阵犹豫
“其他什么也不需要了,只是一定要注意,一定不要参与到那场冲突中,对冲突双方的事情做到不看不问不说,否则,会给你进出双方时的检查区带来麻烦。”
这是件很小的事,对大爱道来说,这并不是一件什么难事,大爱道答应了这位老人的请求。
牧师答应了老人的请求,老人脸上却带着一种说不出来的表情,一阵感谢之类的客气结束之后,老人驾驶着他的磁悬浮轮椅,也离开了教堂。
伦敦到纽约五千六百公里左右的路程,从伦敦出发,乘坐真空超电势胶囊,需要四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快速的交通,并不会花费大爱道多长时间。费用不低,但现在的大爱道并不担心这个,汉森的资助足够他随意的生活花费。
胶囊交通是一个形如胶囊的卧式圆柱体,里面没有座位,只有三排竖立的类似梯子结构的竖架,竖架在胶囊底部与顶部固定,每个架子上有自动的固定臂,用于将人竖直的固定在竖架上。为了减少超电势胶囊的负荷,每个胶囊只能容纳六个人,空间也很狭小,旅行并不是很舒服。
开始启动时,系统先确认各种安全措施,胶囊先进入一个管道隔离仓,隔离仓前面的密封门先是关闭,等后面的密封门关闭后,开始对隔离仓抽真空,不到一分钟时间语音提示隔离仓真空就建立完成,胶囊前面的密封门打开,系统再次确认安全后启动超电势和加载胶囊外层负电荷量,胶囊就开始启动了,然后是持续两分钟三倍重力加速度的加速过程,相当于三倍的人体重量,好在重量都是由背部平均承受的,否则如果是双腿支撑,很可能普通人是无法承受的。中间过程是一个完全失重状态,固定臂可以松开,乘客们可以在狭小的空间内自由活动,感受一下失重状态,期间语音会逐步提示胶囊负电荷数减少,中间匀速过程的一段时间,胶囊的电荷为中性的。电荷的增减不会对乘客有任何影响,电荷的变化只是为了维持胶囊约一万千米每小时的匀速运动。大约经过三十分钟后,所有人又被固定臂反向背朝前进方向固定在竖架上,胶囊的电荷已经变到与出发时差不多的正电荷,胶囊开始持续两分钟三倍重力加速度的减速过程,乘客还是背部受力。胶囊减速停止后,前面的密封门打开,进入隔离仓,确认两道密封门关闭后,开始给隔离仓恢复压力,恢复压力更快,大约十秒钟就完成隔离仓的正常气压了,接着后密封门打开,胶囊进入站台。
这一路并不轻松,加速、减速、失重,全程还要担心为了避免音障的影响设置的管道仓真空而引起的胶囊爆裂。对于一个习惯行走在地面上的人类来说,并不那么舒服。好在大爱道虽是个牧师,但身体很健壮,这趟旅行对他来说虽然是第一次,却没有出现什么身体的异常。
和伦敦一样,纽约到处是自助式磁悬浮单车,两个座位,环形骨架外套一个玻璃罩,外形有些滑稽。最高时速四百千米每小时,大约是音速的三分之一,短途交通用用,够了。
纽约并没有形成人类与机器人的大规模战争,美国与其他西方国家一样,每个智能机器人都有自己的身份识别号,与其他人类一样,作为独立的个体,享有完全平等的公民权利,具有平等的参政议政权利,政府机构及企业高管,到处是智能机器人的身影。所以,纽约大街上,人与机器人和睦相处。除了曼哈顿区,这个由极端机器人与人权保卫组织之间战争形成的战场。
纽约的机器人与人类的这场小规模冲突,似乎完全在人类的意料之中。霍恩教授发明的记忆体对人类智力的提升,延缓了人类与人工智能发展速度的差异,但在经过一百多年的使用后,缺点终于暴露无遗。虽然经过了上百年的研究,记忆体还是不能在宿主之间继承,而人工智能却完全不受身体的限制,身体几乎是不朽的,而且即使某个个体损坏,发展的智能也非常容易被移植下一个机器人身上,另外机器人之间的信息共享也比人类容易得多。经过这一百多年的发展,机器人与人类的势力势均力敌,双方达到了一个暂时平衡。
但一个人,很可能会打破这种平衡,人机之间的战争,在曼哈顿,也正是为了一个人,威廉。是的,那个不死之身,威廉,机器人的眼中钉、肉中刺。记忆体在威廉体内运行的一百多年来,其智力已远超所有人及所有机器。机器人要置他于死地,而人权保卫组织要限制机器人的权利,于是这两个小团体,为同一个人集聚在了曼哈顿。
极端机器人与人权组织之间的战争,虽然双方都拥有毁天灭地的核聚变武器,但整个战场空气中却几乎完全没有硝烟味,还不如一百多年前的一场局部战争来的浓烈。
人权组织被极端机器人围困在曼哈顿区,但人权组织只是简单的在曼哈顿架起三道钢铁围墙,内外三道围墙都不高,不到五米,在高出,一览无余。城里城外,只有冷兵器的交战,甚至没有枪支火炮。
这场小规模冲突看起来有些滑稽,谁都能轻易置对方于死地,却打出了中世纪冷兵器战争的味道。
其实道理很简单,要真打到绝望的地步,任何一方的杀招都可以把整个地球毁灭,这是双方都不愿意看到的。而在冲突之外的第三方政府,虽然实力要强很多,但对于毁灭地球来说,毁一遍与毁一千遍,没有区别。于是,在政府的极力协调下,达成一致,冲突双方只能使用冷兵器,于是就形成这略带滑稽的场景。
这场战争看起来滑稽,实际是一场克制、理智的君子之战。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