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zws.com
首页 > 武侠修真 > 无限道武者路 > 四百零五章 邪魔已成

四百零五章 邪魔已成(1/2)

目录
好书推荐: 族之鬼 罗二的朝战 重生之全能高手 铸圣庭 凡人真仙路 禅武空间 傻子村官陈二饼 逆天寻命 炎武传说 梦醒三国

魔魁,乃是凡间一切yīn邪杀戮,凶杀残暴之剑念,以及无数由剑造成的罪孽所化之魔神,也可以说是负面情感与信仰凝聚的存在,正因为如此,魔魁称得上精通古往今来一切邪派剑法,就是正派剑法,他虽然因知见不合而没能自己施展,却也通晓其变化以及破解之道。

所以无名的“莫名剑法”一动,魔魁立即就针对其弱点下手,魔爪划空,分化成无数流动剑光,杀气弥漫,明明每一道都是yīn柔诡秘闪烁游离,惋蜒不定的剑气,但汇聚在一起,却出奇地形成一种浩大宏伟之势,隐隐有蝗灾般搜掠天地,洪水般席卷人间,殃云般遮蔽日月的大毁灭与大气魄。茫茫天地,处处灾厄;人心险恶,净土难觅;一股绝杀绝望之气铺天盖地笼罩下来,将无名的剑意全部包裹蚕食,逐步消融同化!

《莫名剑法》共分七招:名动一时、剑火无名、莫名奇妙、一剑成名、悲痛莫名、隐姓埋名、名不经传。

这七招剑法,代表了无名的人生阅历与感悟,从一开始的少年意气,行侠仗义,名动江湖,到后来的心灰意冷,自甘平凡。从某种程度讲,“莫名剑法”寄托了无名对仇杀不断,争名夺利的江湖的失望与退让,所以剑意中自然难免蕴含了悲痛失望,愤世孤高一类的负面情绪。而魔魁所做的,就是将其负面情绪无限扩大,当其中负面情绪达到一定程度时,甚至足以魔化“莫名剑法”,化天剑为邪剑。

眼看着无名的剑意在转眼间就要遭吞噬同化但无名原本平淡出尘,蕴含悲情的剑意却骤然一变转化为一种古朴苍劲,刚烈浩然,几可令金石开裂,云破天开天地sè变的绝世威势!此剑一出,已有夺天地造化之境仿佛混沌开辟,玉宇澄清,虽不能尽破魔魁乌云般铺天盖地的剑气,却也将魔魁的剑势撕开了一线空隙。

这却是无名在战王宗时,面对大邪王出世,临阵所创的一式“天怒剑绝”,显示了他无论自身如何悲伤失望,但除魔卫道之心却永远不改。不仅如此,在观摩过去的武学后无名的剑术境界再度提升,其中尤其是铸英雄剑的大剑师所创的世上第一式剑法,对无名启示更是极大,其精髓也已然融入这一式中。魔魁,还是凭着过去的印象来衡量无名的剑法,无疑太过低估了他。

之前魔魁造成铺天盖地的yīn郁黑暗气势混沌一片,遮蔽人心,带来难以抗拒的绝望与死寂,此时无名的剑虽然只能将黑暗撕开一线,但已如拨云见日,让蕴含生机与正气的一线光明得以呈现。尽管只是一线光明,却彻底照亮了混沌无际的九空无界给黑暗中的人带来希望与勇气,让所有同来的武者都骤然觉醒。

“邪魔之辈,猖狂至此,我等除魔卫道在此一举!”

能够随同王宗进入九空无界深处的高手,大都凝练成各自的武道拳意即使单纯的气势与精神攻击也具备杀伤力。此时众人同仇敌忾,纷纷出手,不少人甚至直接将刚刚观摩过去所悟得武学直接施展出来,顿时汇成一股空前强悍,却又包罗万象的惊天气势,其中既有檀香梵唱般的音韵,又有风云jīdang变幻之势,还有直指死亡的锐利刀气,或纯阳刚猛,或至yīn寒柔,或yīn阳互生,或刚柔并济,或变化神如……更有前百种刀枪剑乾武器之形,却是佛门中人、风云两人、邪皇以及无数高手同时出击,顺着无名刺破的黑暗空隙,直攻魔魁。

王宗看似没有随之出手,但事实上他却以一种无形的统御挪转之力,将所有高手本是各自出的抢攻完全联成一气,浑然天成,无懈可击一震之间,魔魁一爪粉碎,魔躯剧震,一道道邪气滚滚炸开,在魔魁的狂怒咆哮声中,四处弥漫溃散。

一击之下,魔魁已受重创,庞大可怖的魔躯也一时变得模糊不清起来,不过其他出手攻击的人付出的代价却更大,个个面sè惨白,身形漂浮,几乎要随风消逝。

“本尊拥有不死之躯,岂是尔等蝼蚁所能撼动!”咆哮声中,魔魁骤然张开血盆大口,深深吸气,一股几可吞天噬地的强大吸摄力量从口中出。一时风云变幻,一个肉眼可见的巨大漏斗状游涡从魔魁口中生成。紧接着四面八方无数面目狰狞扭曲,形象怪诞邪异的兢魁魍魉之影伴随着撕心裂肺的凄厉惨嚎声纷纷投入魔魁口中,转眼间就被吞噬消失不见。

九空无界中,许多人间邪念yù望会一直积累存储下来,又自动凝聚形成无数魑魅魍魉,此外还有许多神兵利器的凶煞器灵,这些都可以被魔魁吞噬,形成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之源,一时魔魁不但全身创伤全消,身形还更显庞大壮硕,凶气滔天。

这种状况无疑让人绝望,但是还不仅如此,王宗只觉随着魔魁吞噬凝聚力量,身上又有什么蛇蛊之物四处游走窜动,就要破体而飞。

“原来‘玄yīn十二剑’还在你身上,真是自寻死路!”魔魁也有感应,欣喜若狂,魔爪一招,王宗身上的“玄yīn十二剑”终于彻底失控,突破“武神战皑”封锁,直投魔魁而去。

魔魁加上“玄yīn十二剑”,就如绝世武将获得了百万雄师,凶威更炽十倍。他并不以“玄yīn十二剑”融入自身,反而将魔身化入剑中,以身凝剑,魔、剑合一,顿时化为一道如泰山倾倒天柱崩塌,仿佛世间一切也要被活埋碾碎的巨大森寒剑气直飙向众人。

剑气到处,整个九空无界都在猛烈震动,虚空撕裂,爆出一连串不断向外扩散的裂纹所有人都只是无情天地间一叶徵弱无助的小舟,在大刹灭大造化的一剑面前完全没有抵抗的余地!

“诸位只需当他清风迎面,守住心神不失即可。”王宗意念传入众人心中,同时只是将“武神战皑”扩大开来,护住一方。

武神战皑虽强但面对这一剑,具怕转眼间就会如琉璃般粉碎但就在此时,一股蕴含强烈阳刚高热的金芒赤炎,却骤然从魔魁这一式森碧yīn寒的毁灭剑势中凭空生出,一yīn一阳,势不两立,顿时出惊天殉爆,炸了个一塌糊涂!

“岂有此理,这不可能……”

剑势崩溃,以身化剑的魔魁也随之完全溃散但他的意念依旧在出阵阵难以置信的剧烈bo动。

原来王宗如今身上的“玄yīn十二剑”都是伪造,是以“上品请神”伪造出来的虚拟剑意,这种虚拟剑意本应骗不过魔魁这位剑意原主,但偏偏魔魁在九空无界吞噬了太多的魑魅魍魉,虽然看似更凶更强但也导致了他本身剑意不纯,混乱驳杂,一时竟辨不出真伪。

只因“九空无界”与“剑界”虽然都是依靠人间源源不断的心念yù望而存在,但“九空无界”却几乎包罗一切心念yù望,相比“剑界”只容纳剑意要显得庞大驳杂许多,魔魁初入九空无界不久,明显还没有适应这种变化只顾一味吞噬负面情感强化自我,也就暗藏了隐患。

而“玄yīn十二剑”是伪造还罢了,更要命的是其中还暗藏了王宗的“逆转之道”。

“逆转之道”,称得上王宗武道的核心精要之一近于天道法则,足以由正知反化生为死,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王宗当年通过逆转尸气,化纯yīn为纯阳,一举毁去三具铜甲尸,又将“五雷化强”转化为“逆用五雷!”凭的就是这一点。如今,王宗也借此让“玄yīn”瞬间逆转为‘赤阳’,让魔魁吃上大亏。

但魔魁终究只是由负面情绪与剑意凝聚的存在,形体一时的溃散伤不到根本,转眼间,滚滚邪气、魔气又开始有重新浓缩、凝聚形成魔躯的趋势,魔魁的祟某怪笑从虚空中传来:“好狡诈的小子,但本尊不死永生,你就算诡计用尽,又能如何?”

王宗却丝毫不为所动,淡然摇头:“你魔魁虽强,但却始终忘记了一句古话强龙不压地头蛇!”

魔魁闻言一惊,还未反应过来,刚刚开始凝聚的魔躯,就已遭从后而来的一对狰狞利爪猛然贯穿!

来者凶威之盛,丝毫不逊sè魔魁,更多了几分狡诈yīn险之气,正是大邪王!

大邪王的万劫凶身,在九空无界之中已完全具备实体,宅先前身隐虚空,窥视已久,此时乘势全力出击,早已元气大伤的魔魁,已彻底失去抗拒之力。

只是一撕,魔魁好不容易才凝聚起来的魔躯,再次四分五裂,大邪王根本不给对方任何反击或逃生的机会,怪口大张,埋头大嚼,狼吞虎咽,几口就将魔魁吞噬一空。

一切其实早已计划好,王宗先是汇聚众多武者武道拳意作孤注一掷,打得魔魁元气大伤,又伪造“玄yīn十二剑”釜底抽薪,再让大邪王骤然下手暗算,魔魁的下场,从一开始就已注定如此。

吞噬了魔魁,大邪王的气息顿时十倍膨胀,汇聚“九空无界”“剑界”两界的一切邪念罪孽于一体,大邪王已称得上是独一无二,唯我独尊的耶恶原罪化身,是天地间最为穷凶极恶的存在,凶威气焰之盛,称得上旷古绝今,无出右者。

吞噬魔魁之后,大邪王蕴含无穷邪意恶念的眼神,顿时投注在王宗身上,原本将大邪王全身束缚困锁的“武神战皑”,也开始出现一道道裂痕。

不过转眼间,大邪王、以及九空无界的一切混沌幻象都在众人眼中消失,众人仿佛刚刚从一个噩梦中醒来,却是王宗已带着众人退出了九空无界。

“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啊……”看着眼前竖插在地的大邪王,王宗出一声感叹,如今的大邪王看上去已是凶气全消,反而散出一股纯正飘逸,似有似无灵动莫测的气息,凶吉难明。

王宗很清楚这其实正是一种凶邪到极点,反而méng蔽扭曲了天道,混淆颠倒了正邪的迹象。大邪王如今凶威之强,即使是上品请神也已经压制不了多久了甚至它还能反过来吞噬同化请神神力。一旦大邪王脱困,如今的它甚至已不需要刀主傀儡也可以直接在人间形成实体之躯,杀戮天下,邪绝人间。

封神之路,绝非简简单单一味凝聚信仰就能成功,你凝聚的外来力量越多,带来的魔障就会越强,王宗刻意培养壮大信仰中的魔障恶念,再借刮神之劫一举斩灭,相比穹冥帝君千年蓄势一招功成来说,无疑更加凶险,也是属于“非常道”。

好在王宗也没奢望一下达到窘宴帝君那样拥有成熟神域的地步,只需要利用“九空无界!,与“剑界”,形成自己的神域雏形即可。不然若要在短短两个月内,从无到有完成一个成熟神域,就算混元圣人来都只怕没这本事。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从收服狐仙开始万仙来朝 人间至圣从收女帝为徒开始 老秦人的刀 苟在宗门御兽长生 我有一面两界镜 人间破囚 签到洪荒之我为鳄神 大唐修仙那些事儿 洪荒:灾星玄鸦,埋葬诸神 我在凡间当神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