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依赖(1/2)
公元1606年12月,三艘风帆船载着大约150名成年或少年男子,从英格兰伦敦港启航,向西驶往北美新大陆。他们的主要目的有三个:寻找黄金,阻挡西班牙人,探寻通往富裕东方的新路线。
经过144天的艰难航行,在付出将近40条命的代价之后,1607年5月14日,船队驶进北美中部东岸的切萨皮克湾,在位于弗吉尼亚东南部的一个沼泽地半岛登陆落脚,从此真正开始了美国的历史。
对英格兰人来说,这是他们在北美第一个成功的殖民地,而此前以探险模式建立的若干定居点均失败了。根据国王的名字,这些殖民者将当地注入大西洋的河流命名为詹姆斯河,定居点就叫做詹姆斯敦。整个新殖民地被称为“弗吉尼亚”,意为“处女之地”,以纪念“处女国王”伊丽莎白一世、英格兰历史上最贤明的女王。
第一年的大旱和严酷的劳作,就让詹姆斯敦的居民死亡了一半;紧跟着1609年的寒冬,由于得罪了当地提供粮食的印第安人,饥馑使很多人“像苍蝇般死去”,甚至发生了人吃人的惨状,数百定居者最后饿死到仅剩60人。
悲惨的开拓一直到1612年,一个名叫约翰罗尔夫的成功引种加勒比烟草才暂时告一段落。被誉为“绿色黄金”的烟草种植业使詹姆斯敦逐渐繁荣起来,并在早期成为弗吉尼亚殖民地的首府。
17世纪20年代,以詹姆斯敦为中心的英格兰弗吉尼亚殖民地的人口已经超过了1200人,但烟草种植对土地的扩张需求也导致印第安人的强烈敌视与斗争。发生在1622年的“包哈坦印第安战争”让詹姆斯敦损失惨重,绝大多数定居点都被摧毁,之后几十年愈演愈烈的印第安人战火。最终让詹姆斯敦成为一片废墟。
这么一个“可歌可泣”的地方,却并没有在美国开拓史中被人赞誉,甚至人们还有意无意地回避。假如不是特定的历史书籍,恐怕大多数美国人只知道“五月花”号,却不知詹姆斯敦。而事实上,“五月花”号上的清教徒在1620年末才在马萨诸塞州的普利茅斯上岸,比定居詹姆斯敦的那帮人整整晚了13年。
第一批抵达弗吉尼亚的定居者几乎都是财迷,利欲熏心使他们不仅与印第安人冲突不断,而且内部也不时发生火并。饥荒时期的食人现象更是使野蛮暴力登峰造极,后世臭名昭著的北美奴隶制也是从这里开始的。正是由于詹姆斯敦那一幕幕找不出一点好东西的不光彩历史,数百年来让美国人一直羞于提起。
与此截然相反的是,抵达普利茅斯的清教徒却都是逃避宗教迫害的理想主义者,他们“挈妇将雏”地举家前来。打定主意要在北美生根,用双手创造出一个“美丽新世界”。这些定居者辛勤耕作,第二年就邀请帮助过自己的印第安人共进晚宴,开创了第一个感恩节,他们显然才是美国这个新兴民族的更好榜样。
“詹姆斯敦让人联想到贪婪、暴力和压迫,有如美国明出生时的阵痛。而五月花号和普利茅斯,才是美国精神正义的真正根基。”
这大概就是当代美国人对待詹姆斯敦历史的真正态度吧。
……
遥远的亚洲大明帝国澳门。葡萄牙人已经在庆祝一年一度的圣诞节了,但在北美弗吉尼亚殖民地,却因为时差的原因,此时还是1628年12月24日的圣诞前夜。
离那场悲剧的包哈坦战争已经过去了整整6年。又经历了多次的印第安人冲突、酷寒、大旱和流行病,但此时的詹姆斯敦,连同周边的生产定居点,殖民人口却意外地增加到2000多人。从根上讲。来自北方几百海里外的蝴蝶翅膀,使这个英格兰殖民地城镇有悖于历史原貌地快速发展了起来。
雪后泥泞的河岸边。一片片高矮不一的简陋房屋,炊烟袅绕,裹着破烂毛皮或棉袍的男男女女急匆匆地走着,家畜的粪便混合着雪渣污泥被人踩踏成各种形状冻结在路旁。一道地基用石料加固的木制围墙,将这片居住着近千英格兰移民的河口小镇紧紧包裹着。
雪花飞舞,一艘冒着黑烟发出“突突”声响的蒸汽商船出现在詹姆斯河口,河港码头边的近百英格兰男女一个个都露出激动的表情。男人们开始活动身子,女人则在胸前画着十字,仿佛在这个黄昏圣诞老人即将提前到来。
华美新式近海内河通用蒸汽商船在一艘英格兰渔船的引导下,慢慢靠上了码头。岸边,当头的一个身穿传教士长袍的老头放弃了自己尊贵的牧师身份,笑容满面地迎了上去。
“上帝保佑,欢迎你们,尊贵的客人!”英格兰老牧师举起了自己的破手杖,身后的人群都发出了欢呼。
“这英……英格兰西夷此番寒冬又不好过了吧?记得去年来时,也不见如此惨。”一位裹着精致棉衣的华商耸着脑袋走下船板,放眼望去,前来迎接卸货的英格兰人个个都如同叫花子一样。
“钱先生,如果您这两年来得更勤快点,也许会觉得他们的生活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他们比以前幸福多了!”欧裔的船长叼着烟斗,笑嘻嘻地当头走到英格兰总督面前,为这次交易担当临时翻译。
“……哦,对的,希望您能给那位先生说清楚,上帝见证,我们有足够的货物能够换下你们带来的商品!”英格兰老牧师偷偷打量了下不远处的华美商人,尴尬地指了指小镇内,“总督阁下身体很不好,不然他一定会亲自来迎接你们的。”
弗吉尼亚总督?嗯,目前这个骄傲的英格兰爵士是不会在这种情况下出现在优越感十足的华美商人的面前,老牧师的苍白解释让移民华美多年的欧裔船长没有去点破。
也许是华商实在是受不了当地的那种风雪搅拌后的阵阵恶臭。或者是暴露在外的刺骨寒冷,只是把交易委托给了几个跟班,就缩回了船上。
一袋袋的土豆、玉米和小麦面粉搬下船,人群发出欣喜欢呼,而一支支密封在小玻璃瓶里的神奇的“黄色药粉”(黄连素)更是让负责清点货物的英格兰老牧师兴奋地手都在颤抖。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