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苦寒中的一抹幽香 (大章)(1/2)
曹月明想起曾经在网上看过的一些历史,其内容大致是这样的。
话说人们谈起南非,首先想到的是好望角。
但好望角,葡萄牙人实际上并没有经营过。真正登陆,开始实质经营的,是比他们晚些时候来到的荷兰人。
在荷兰人进入之前,南非的原住民到底是些什么人呢?不是黑人,而是黄肤色的土著。这些人口稀少的土著,当时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父系石器时代,过的是摘野果,猎羚羊,住山洞,穿树皮,平均年龄不超过20岁的日子。而且语言功能还处于初级阶段,只有咿咿呀呀简单的拟声词,因此荷兰人管他们叫霍屯督人,荷兰语意为:口吃者,小结巴。
一般认为霍屯督人属于尼格罗人种科伊桑类型,但更像是远古蒙古人种的残存后代。
有人问黑人呢,如今南非黑人种群,其实来自于喀麦隆高原,属于班图语系诸部落,处于铁器时代,他们由北部陆路侵入南非,屠杀土著人抢夺当地土地的时候,已经在荷兰人由南部沿海登陆南非数十年后了。
开普沦为荷兰殖民地后,小结巴一部分被屠杀,一部分迁移而走,继续过着原始生活,一部分则跟着白人学习近代文明。
死的不说,走的不说,但说那跟着荷兰人学习的小结巴,他们几代下来,说荷语,信新教,和荷兰人一起生活,成为开普大区里的一员,也即是今日南非有色人族群的祖先。
而荷兰人加上被路易十四迫害逃出法国的胡格诺教徒,以及德国雇佣兵,也是几代交流,主要从事农业畜牧,为航海提供中转补给,最终,小结巴与这些白人混居,演变成了布尔人,荷兰语意:农夫,他们又自称是阿卡利加人。
本来布尔人,在南非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过得挺好。
可天有不测风云,英国人也看上这块福地了,借着拿破仑战争荷兰母国衰落之际,乘火打劫,先是武装占领,再是政治托管,然后低价赎买,最后在维也纳会议上,以600万镑买下了开普区,正式入主。
英国人来了,布尔人开拓的土地,全都加重税,没钱交就没收为英国皇室领地,布尔人没法活了,怎么办,走吧。悲壮的布尔人大迁徙开始了。
往哪走?
离开开普英控区,去自由的远方!
好几条路线,最重要的一路,沿着海岸线走,希望找到一块新领地。纳塔尔区不错,既有肥沃的土地,又有优良的港口,能够定居的话,既有农业又可以打通与欧洲大陆的新链接。
可这块地区有强敌环伺,原先的小结巴土著早被侵略而来的班图系黑人灭绝。而黑人之间又各据一方,最强大的一股莫过于祖鲁兰。布尔人融合了北欧日耳曼性格,不像英美盎格鲁撒克逊人般狡猾,直来直去的,虽然白黑都是移民,但拜访一下邻居还是要的。
不想使团包括迁徙首领都被祖鲁酋长骗了,黑人摆下鸿门宴,无一人生还。随后迁徙团无论男女老幼遭到屠杀,一时哀鸿遍野。
幸好,此时迁徙团里出了大英雄,比勒陀利乌斯脱颖而出,带了五百勇士,迎战祖鲁大军。
战争过程没什么好说,先是励志神话片,战前向上帝许愿,保佑胜了的话,要重修教堂,再塑金身如何如何,战友们要亲如一家怎样怎样。再是美国西部片,用牛拉大篷车首尾相连,接阵而战,男人在前开火射击,妇孺在后装填弹药,祖鲁军退,牛仔们上马出击。最后是环保纪录片,战后河水都被血液染红。故此历史上称这次为血河之战。
决战之后,又有一系列战术战役。长话短说,黑人输了,各王国基本失去战斗力,布尔人以纳塔尔区为核心,建立新荷兰。可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英国又来捡现成便宜。这次英国扮黑上帝的角色,宣布所有黑人各部大英帝国一体保护。黑人也不是傻子,立马归附,反过头夹击布尔人。没办法,两线作战不现实,只能再度离开。纳塔尔大区又归了英国,新港口以总督德班的名字命名。
布尔人只能再往内地走,建了两个小国,一个叫德兰士瓦,一个叫奥兰治。合在一起称南非共和国。总统是大英雄比勒陀利乌斯的儿子,小比勒陀利乌斯为了纪念老爹一代迁徙开国的艰辛,德兰士瓦建的首都,取名比勒陀利亚。奥兰治自由邦首府,则叫布隆方丹。
之后是一段平静期,现今南非雏形正式奠定,一共四大区,当时布系两国,英系两区,彼此独立发展。布系国家,简单直接,不和边上黑人各部掺和,我选我的总统,你玩你的酋长,各自生活。你要是想到我的土地上工作,办签证,季节性劳工,按年结算,实物地租,货币地租都可以。一切规章条目事先都讲明说清。
英系管区就不同了,保留地什么的,酋长管子民,我来养酋长。城镇部分,理论上都有选举权,但是,有三招设限,财产,教育,语言。财产和教育卡的是纯种小结巴、亚裔以及黑人劳工,语言卡的是说荷语的混血布尔人。
天意弄人,19世纪晚期,南非挖出了钻石金矿。英国人又来劲了,先是冒险家,再是矿主,然后招黑人劳工,不发货币工资,而是发枪抵酬。
以约翰内斯堡为核心一批英国钉子在布尔两国境内拔地而起。有枪有钱有人,接下来自然就是要居住地的选举权。布尔人说外侨要选举权,至少要有一定的居住年限,英国人就等这个回答,谈判一崩,英国大军带着黑人皇协军随后而来,名为保护侨民,实为武装侵略。
布尔人民族性格本来就刚猛,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何况此时内有黄金储备,外有德国援助,索性豁出去一战。一开始打了几场胜仗,可到了英国增兵,吃不消了,英军光正规军就20多万,布尔人两个国家加起来,总人口还不到30万,能上阵的成年男丁不过8万,常规战无法支撑,转入游击战。
英国人初期地理不熟,吃了不少亏,但后期想出了办法,几十年后日本在中国也照搬了英国这一招。
就是:封锁网加堡垒聚屯,断掉布尔人游击队赖以支撑的社会组织链。
最后布尔人顶不下去,全指望德国堂兄出兵了。可威廉二世也有自己的难处,一来英国许给他葡属非洲的利益,二来老祖母的面子在那放着,三来议会,参谋部,海军都说还没做好准备。威廉也就怂了。
可怜布尔人的总统克鲁格,老爷子本也是德裔后代,想着条顿兄弟一定会兑现承诺,不顾偌大年纪跑去欧洲,演出申包胥哭秦廷的传统戏码。威廉又是个脸皮薄的主,不好意思见他,只能躲着他,谎称出外狩猎去了。老爷子为国心切,追到狩猎营地去见他,威廉又只能躲到下一个猎场,二位你追我逃,上演欧陆版的寻秦记。老爷子找不到人,国家也已沦陷,回不去了,没奈何只好在欧洲定居,心里这叫一个憋气。
布尔人没办法了,再打下去,消耗太大,已经死了七分之一的人口。只好有条件投降,寄希望于战后恢复元气,再图反击。
在往后没几年就是一战爆发,英国只能先顾欧洲,海外领们的机会出现,地方自治,选举开始进入正轨,一选,南非联邦结果很明显,前布尔将军们组成了南非党,大选击败了英裔的联邦党,拿到了地方政府的控制权,又借着一战机会,向伦敦要价,拿到更多实质权利。当然布尔人内部也有务实与激进两派,务实派主张靠着英国,体制内运作,激进派主张反英亲德,最终恢复布尔人独立国家。
最后两派分裂,温和派继续叫南非党,激进派改名国民党,之后又到二战,人还是那些人,事还是那些事,吵还是那样吵,简而言之,一战二战,南非总体还在务实派运作下,参加英军一面,从德属,意属非洲捞到不少便宜,经济也上了一个层次,但在野的国民党右翼也实力强劲,大体和同时期南美的阿根廷同一个路数。
战后情势变了,非洲一波独立潮,南非黑人有了苏联的支持,一通狂舞。而英国已经日落西山,走人是早晚的事。黑攻英退,已成定局,务实派两头不靠岸。布尔人民族危机感一起,国民党大选获胜,开始执政。国民党执政,大体分三个时期,前期非常强悍,这一时期国民党的领导人都是阿非利卡兄弟会的秘密成员,执政思路就和布尔两共和国时期一样,我的国家我做主,黑人的聚落管自己,你们想进城工作,铺保担保,劳工签证,一样都不能少。
按理说布尔人没像英国人卖黑奴,也没像美国人用黑奴,各人管各人,没什么不对。可国际政治不是那么简单直白的。两股势力都骂他。
其一,英国为首的西方,其二,苏联为首的东方。英国是不甘心,俄国人是想插手。妖魔化的宣传路数大致一样,细节不同。
舆论的主题,非洲是黑人的家园,布尔人是殖民者,掠夺压迫黑人原住民如何如何,由此推论出黑人要反抗。细节不同在于,英国在涉及自己这部分,突出自己废奴,无差别选举有多好,然后话锋一转,接着骂布尔人上台以后,背离英联邦,重走回头路等等。苏联则主要突出自己无产阶级大救星,是来拯救穷兄弟云云。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