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章 天高三尺(1/2)
在父母官眼里。这些富人大户就是圈养的猪。养肥了就是要宰來吃的。如果连这点权利都沒有。还称得上是民之父母吗。父母就是要予取予求。而子女是不能反抗的。
看着卢俊义一干人垂头丧气而出。大名府下父母官们笑得很开心。
豺狼微笑。百姓哀号。卢俊义等人的黯然**正式拉开了大名府遭劫的序幕。
大名府下辖着宗城、夏津、临清、清平、馆陶、冠氏、魏县、成安、莘县、内黄。加上首府大名。十一个州县一齐发动。府里县外。将那助国犒军、保障人民地方的文字。挨家挨户地投送。
人家头口多的。按人头算。硬性捐派多少贯;家中人口不旺的。计算出产业若干。理当摊派多少贯;就算是十分凋零的人家。亦免不得被奸官猾吏石头里榨油的下场。若是平时。这些官吏们万不会如此尽心竭力地敬业。但此刻有铜钱过手。火力全开之下。自然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所派铜钱。定限在第二日正午时交齐。有蔡氏夫人麾下的家丁仆役各地亲自监察。看哪个敢迟交。有不愿乐捐者、或讨价还价只交小数者。无论你是多大的來头。一律缉拿本人。视情况或软禁、或拷责。直到追索出铜钱方才罢手。也有碰上骨头硬的汉子或是精穷的人。将本人责打亦变不出钱來。便有心思灵动的走狗献计。绑了那人家属來。当面千般摧折。亦收百炼钢化绕指柔之奇效。于是一众刁民只好卖房卖地卖儿卖女。也不知多少官吏因此而一夜丰足。
有那高寿的父老浩叹:“便是往年收取朝廷正牌的钱粮。也未见如此上紧过。”
拜这些突然能干起來的贪官污吏所赐。大名府一境之内。人民愤恨。黎庶悲号。投河跳井上吊刎颈者。一日之间何止百数。梁山“匪”军早已退出境外。大名府反而惨遭劫掠。
梁中书回大名途中。于沿路城镇见吏员凶狠。百姓哀嚎。不由得上前动问。被留守大人当头撞见了。那些下乡來发财的小吏们不敢隐瞒。据实说了。梁中书在马上跌足道:“婆娘误我。今日之事。世杰百死难赎其愆。”
一时再顾不得随军而行。轻骑简从。引李成等一二十骑星夜往大名府赶路。比西门庆扬言围魏救赵时。还要惶急了几分。
第二日进了大名府。梁中书顾不得回家。先直上公厩。击鼓聚吏。大名府中众衙官都來参见。梁中书大发雷霆。痛骂这些人荼毒生民。众官唯唯。只是推脱道:“夫人追逼得紧。小人们安敢不从。”
梁中书沒法。只好先下令出榜安民。不许官吏再与百姓罗嗦。有那梁府仆役心尚不足。仗着蔡氏夫人纵容。大名府左近不敢滋扰。就往四面分投。在远处地方县镇里狐假虎威。大肆私收索诈。地方上官吏只要奉承夫人亲近人等喜欢。哪里把梁中书的令谕放在眼里。
官逼民反。有莘县的冤民聚众。将來作威福的豪奴尽数打死分尸。一不做二不休之下。连县中的贪官污吏都被屠戮一空。莘县在大名府最东边。离梁山泊至近。英勇的莘县人民揭竿为旗。削竹为兵。星夜投梁山去了。
梁中书得报。一边庆幸莘县民变即起即平。叛民并未深入大名府境。激起更大的火头;一边派出人马。四下村镇里将趁火打劫的刁顽滑吏们“查拿重处”。那停止征收的告示。一路穷乡僻壤尽皆贴满。梁府众家丁和傍虎吃食的二奴才们这才悻悻罢手。
短短三日工夫。刮來了铜钱一千三百万贯有余。大名府众衙官避开了梁中书。大家悄悄商量了。还了蔡氏夫人一千一百万贯。其余二百余万。除了大家私分了一部分之外。皆藏入公库暂不入帐。以防蔡氏夫人食髓知味。额外索求。也算是有备无患。
此事梁伟锁偷偷地告诉了梁中书。梁中书亦对老婆无可奈何。唯有一声长叹而已。
回到大名府三天。梁中书都吃住在官衙里抚民。蔡氏夫人三请而不回家中一顾。若是平日里梁中书胆敢如此拿大。蔡氏夫人早已冲天大怒。领着一帮大脚婆娘打上官衙去。给那负心汉一点颜色瞧瞧了。但今日蔡氏夫人一千万贯钱左手去。右手來。还净赚了一百万贯。快活得好似**绝顶。连梁中书的大不敬也不去计较了。
虽然有本有利。但蔡氏夫人的贪心更炽。暗地里思忖道:“若那一千万贯未付于梁山。现在老娘手里就是两千一百万贯了。”想到惋惜处。又忍不住捶胸顿足了一番。
铜钱不会自己长脚跑进自家私库里來。若想再发大横财。非得劳心治力不可。蔡氏夫人是个最勤谨持家的。光阴岂肯虚度。想到如花所献之计。心头下身顿时一阵潮热。急忙派出贴身丫头凤姐。四请梁中书。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