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引君入瓮(1/2)
吴大舅自宋桑手中接过那个信封打开一看,却见里面是一张草稿儿,上面字迹淋漓,开篇写的就是——
“山东巡按监察御史宋乔年一本,循例举劾地方文武官员,以励人心,以隆圣治事。高速[~]”
吴大舅只惊得目瞪口呆,颤声道:“这、这,这莫非是……?”
宋桑笑道:“吴大人所料不差,这正是我家御史老爷向当今圣上所上奏折的草稿,小的本该收拾起来,在孔圣人像前一火焚之才对,但奏折中提到了吴大人的名字,小人报喜心切,就斗胆将这草稿儿藏匿了,来向大人讨杯茶吃。”
不知不觉间,吴大舅的呼吸已经急促起来,急忙摊开了那张草稿,一目十行地看了下去,终于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今有清河县世袭左卫千户吴镗吴有德,以练达之才,得卫守之法。驱兵以捣中坚,靡攻不克;储食以资粮饷,夫不饱。推心置腹,人思效命。臣举荐其人升指挥佥事,见任管屯,必然成一方之保障,为国家之屏藩……”
吴大舅将这段话看了又看,直到确认误,这才“呼”的一下,跳起了二、三尺高,大叫道:“啊哈!我得官了!我得官了!哈哈哈哈……”口中大笑,眼中却流下泪来。
吴舜臣见老爹突然状若疯癫,急忙上前搀扶,却被吴大舅将臂膀一挥,直摔到屋外,棒小伙跌得半天爬不起来。吴大舅却跪在中堂上,嚎啕大哭,口口声声只是叫:“祖宗保佑,我吴家终于又有人要当官了!我吴家又要发达了!”
吴二舅立在一旁,心里也不知是甚么个滋味。[~]他和吴大舅一母同胞,就因为少生了两年,这清河左卫千户的名爵,都被吴大舅袭了去,今日当官,受保举的也是哥哥——世界上最不公平的事,还有过于此的吗?
眼泪只能往肚里流的吴二舅,勉强装出几分喜色来,随意往奏折草稿上一瞄,却猛地发现了自己的名字。急忙扑上去看时,却见写的是:
“……又有清河世袭千户苗裔吴铠吴有义,喜笑迎人,四方景从,接宾待客,一团和气。善筹算,锱铢之失;能远谋,有聚纳之才。臣举荐其人为清河县驿丞,必能开炎阳之净路,息紫陌之红尘……”
吴二舅这一喜实在是非同小可,一跤跌在吴大舅身边,只是喃喃地道:“祖宗有灵,我吴二也得官了!”
兄弟两个抱头痛哭半晌,突然想起家中还有外人,急忙拭泪回头看时,却见那宋桑正站在厅角面壁,眼观鼻、鼻观心,心入定,便如泥塑木雕一般。
吴氏兄弟对望一眼,均想:“果然是御史门中的奴才,这等家教礼数,便是走遍清河也找不出第二个!”当下恭恭敬敬地上前躬身:“宋管家,宋管家……”
那宋桑回过头来,一副睡眼惺松之状,慵然道:“两位吴大人莫怪,小人昨夜少了精神,不知不觉便睡着了,却是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见……”
吴大舅顾不上脸红,先追问道:“宋管家,却不知贵主人与我们兄弟素昧平生,为何便如此抬举起来?”
宋桑微笑道:“这个嘛……我家主人要抬举一批人,若奏折上单写他们的名字,岂不显得突兀?因此拣些不相干的人名写了,便碍了!说句不怕得罪人的话,这其中还有不少人,同二位吴兄一样,也只是陪太读书的角色,但这个官职却是十足真金的!”
吴大舅吴二舅看那草稿时,早见上面从最大的山东左布政陈四箴到最卑小的吴二舅,少说也有二三十个官名。[~]恍然大悟之下,吴大舅便跩起文来:“妙!御史大人此计乃把珍珠混入鱼目之中,瞒天过海,足见神机妙算!”
宋桑微微一笑:“正是!”
吴二舅却皱眉道:“御史大人此计,实实在在好好哟!但一口气举荐这么多人,却不知圣上那里能通得过吗?”
宋桑鄙视地看了他一眼,傲然道:“我家老爷被当今圣上加以青眼,优宠岂同等闲?莫说只是二三十人,便是五六十人,七八十人,也从来没有打过回票的!”
吴家兄弟俱都大喜。吴大舅便向兄弟使了个眼色,恭声道:“请宋管家暂且安坐,让舍弟陪着说说话儿,待在下先安排酒食与宋管家接风!”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